山东省生态学会
地 址:山东省济南市英贤街19号
电 话:0531-86103386
传 真:0531-86103386
邮 箱:shandongecology@163.com

公告通知
抓好转调着力点 建设生态新山东—访省环境保护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波
        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大省,在连续十年两位数的经济增速下,却实现了主要污染物年均近20%的持续减量排放——这样的成绩令人为之惊叹。这个省份,就是山东!
  2010年底,省控59条重点污染河流全部恢复鱼类生长,水环境质量总体上已恢复到1985年以前水平,看得见的环境改善,增强了山东人民的幸福指数;“十一五”期间,面对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2倍的SO2、1.49倍的COD减排任务,提前一年全面完成国家总量减排任务,在国务院表彰中位列第一;最严格的标准倒逼出全国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造纸产业,生态环保开始切实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着力点……今年初,建设“生态山东”成为山东转型发展的又一重要战略抉择,这将是山东生态环保事业的一个崭新起点,记者就此专访了省环境保护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波。

   “水有鱼”提升民生幸福感 环境恢复与经济增长相辉映
  记者:近两年来,山东生态环境改善的好消息特别多,尤其是水环境。2010年底省控59条重点污染河流全部恢复鱼类生长,流域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人们从绕着河走回归到逐河而居。现在,将近两年时间过去了,山东的水环境治理又有什么新的进展?
  张波:“水有鱼”并不是水环境治理的终极目标。提出“水有鱼”这样的描述性指标,是因为生态环境的改善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幸福感,要让老百姓能直接体验到、感受到,但“水有鱼”只是开始。
  “十一五”期间,我省水污染防治不但未欠新账,而且偿还了历史旧账。目前,全省重点河流COD平均浓度达到25.1mg/L,水环境质量总体上已恢复到1985年(COD平均浓度42.2mg/L)以前的水平,省控59条重点污染河流全部恢复鱼类生长。在此基础上,我省再次提高标准,明确提出到今年底,全面消除达标边缘断面。所谓达标边缘断面,就是已经达到我省确定的常见鱼类生存的技术参考指标,即化学需氧量(COD)≤60mg/L、氨氮≤6mg/L,但仍未能达到化学需氧量≤45mg/L、氨氮≤4.5mg/L这一更高的标准(达标边缘技术参考指标)。也就是,要逼着已经“及格”的,再去够到“良好”的标准。
  此外,确保今年底前南水北调干线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三类水质要求,及“十二五”末小清河流域污染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记者:除了老百姓能够感受到的环境质量的改善,山东环境恢复和改善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相辉映,令人为之赞叹,更被广泛关注和研究。
  张波:是的。自2003年以来,我省在年均两位数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实现水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COD和氨氮浓度年均下降19.9%和18.9%。这从世界流域治污的经验看,也是前所未有的。按照环境经济学中著名的库兹涅兹曲线,欧美等发达国家一般在人均GDP8000-10000美元时出现拐点,环境状况开始好转;但我省在2003年人均GDP还不到2000美元时,就提前实现了这一拐点。尤其是省控59条重点污染河流全部恢复鱼类生长,这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成果,是惠及民生的一件大事,也是水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转折,标志着我省以水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明显转变。
  在全国重点流域治污考核中,山东实现了淮河流域治污考核“五连冠”和海河流域治污考核“三连冠”。面对“十一五”国家下达的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和1.49倍的SO2和COD减排任务,又值国际金融危机,扩内需、保增长、保稳定给减排工作带来的诸多压力和挑战,我省依然努力、坚决地实现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持续下降,且成为6个提前一年全面完成国家总量减排任务的省市之一,为全国完成总量减排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
      “政治三策” “技术三策” 山东经验治水再治气
  记者:山东为什么能率先在生态环境上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有什么独到的经验?
  张波:山东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将环境保护和治理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其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政治三策” “技术三策”。
  “政治三策”,一是当好“着力点”。任何一个企业、行业乃至地区的发展,如果与人民群众改善环境质量的需求背道而驰,其发展道路会越走越窄,最终将难以为继。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环保部门不能就环境论环境,要勇做转方式调结构的排头兵。把握必要性、预见性、引导性和强制性的“四性”策略,巧用环保力,可以促进大变革。
  二是构建“大格局”。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政治优势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环保部门要善于利用这个优势推动工作。实践证明,哪个地方能够构建起党委政府领导、人大政协监督、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努力的大格局,哪个地方环保工作就能够凝聚力量,攻坚克难。
  三是打好“组合拳”。要善于从实际出发,研究和运用规制、市场、科技、行政、文化5种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技术三策”就是坚持“治、用、保”的技术策略。环境问题说到底,是以高污染、高消耗和生态破坏为代价的粗放的发展方式造成的。解决环境问题需要遵循污染治理、循环利用、生态保护系统推进的技术策略。“治、用、保”不能割裂开来,应形成有机结合的、系统的治污体系。
  记者:现在全社会对大气治理都非常关注,在治“气”上是否也会沿用这样的方法?
  张波:“政治三策”和“技术三策”不仅适用于流域治污,也适用于环境保护的其他方面。借鉴流域治污经验,山东省创造性地提出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的描述性指标——“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并以空气能见度是否达到10公里作为技术参考指标,提高空气质量,就是要增加这样的天数。这样把专业层面的东西转换成公众容易理解和判断的通俗语言,普通群众都能成为大气环境的监督员。
  各级环保部门要坚持解放思想、科学务实、积极作为、敢打硬仗的工作作风。只有解放思想,才会有“治、用、保”流域治污新模式,才会有流域性地方标准和取消行业排污特权等工作创新。但是解放思想不能好高骛远,要科学务实。要积极作为,主动为各级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党委、政府决策以后,要发挥综合协调的作用,团结其他部门共同抓好贯彻落实。敢打硬仗,就是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合理确定工作目标,咬住不放,一抓到底,不断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
   全民参与全民监督 共建共享“生态山东”
  记者:今年初,我省提出建设“生态山东”的战略目标,并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占据了一个专门的章节。提出这一目标有何重大意义?建设“生态山东”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是什么?
  张波:从生态省建设到建设“生态山东”,文字间的细微差别,折射的却是发展观念的重大转变和提升。建设生态山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山东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统筹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实行最严格的资源环境管理制度,以保护生态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以节能减排倒逼转方式调结构,加强法规制度、经济政策、科学技术、行政监管和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努力建设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生态山东。
  其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生态经济发展格局,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城乡环境质量全面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生态文明观念更加牢固,人民群众富裕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率先建成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示范省,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记者:生态山东是一个比我们通常理解的环境保护更大、更高的概念,建设生态山东,有哪些关键和重点?
  张波:建设生态山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战略任务。要在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上狠下工夫,优化区域发展布局,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充分发挥节能减排和资源环境约束倒逼作用。要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扎实推进总量减排,巩固提高流域治污成果,突出抓好大气污染治理,强化土壤、重金属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强化生态修复和保护,切实做到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的统一。要健全完善生态环保体制机制,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立法,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试点。要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有效突破生态山东建设瓶颈。
  建设“生态山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省环保系统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把环境保护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服务科学发展,努力开创全省环保工作新局面,为促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潘岳在二○一二年全国环保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上强调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生态文明建设
下一篇:周建率团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一次会议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9-2013山东省生态学会
鲁ICP备19051632号  技术支持:邦诺网络(bonpr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