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生态学会
地 址:山东省济南市英贤街19号
电 话:0531-86103386
传 真:0531-86103386
邮 箱:shandongecology@163.com

公告通知
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1、紫茎泽兰
  名: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
(Ageratina adenophora (Spreng.) R. M. King & H. Rob.)
英文名:Crofton Weed
中文异名:解放草、破坏草
分类地位:菊科Compositae
鉴别特征:茎紫色,被腺状短柔毛,叶对生,卵状三角形,边缘具粗锯齿。头状花序,直径可达6mm,排成伞房状,总苞片3-4层,小花白色,高1-2.5m
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行有性和无性繁殖。每株可年产瘦果1万粒左右,藉冠毛随风传播。根状茎发达,可依靠强大的根状茎快速扩展蔓延。能分泌化感物,排挤邻近多种植物。
原产地:中美洲、在世界热带地区广泛分布。
中国分布现状:分布于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南部)、台湾、垂直分布上限为2500m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35年在云南南部发现,可能经缅甸传入。在其发生区常形成单种优群落,排挤本地植物,影响天然林的恢复;侵入经济林地和农田,影响栽培植物生长;堵塞水渠,阻碍交通,全株有毒性,危害畜牧业。
控制方法:(1)生物防治:泽兰实蝇对植株高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野外寄生率可达50%以上;(2)替代控制:用臂形草、红三叶草、狗牙根等植物进行替代控制有一定成效。(3)化学防治:24-D、草甘膦、敌草快、麦草畏等10多种除草剂对紫茎泽兰地上部分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对于根部效果较差

 

2、薇甘菊
  名:Mikaina micrantha H. B. K.
英文名:Mile-a-minute Weed
分类地位:菊科Compositae
鉴别特征:茎细长,匍匐或攀授,多分枝;茎中部叶三角状卵形至卵形,基部心形;花白色,头状花序。
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质或稍木质藤本,兼有性和无性两种繁殖方式。其茎节和节间都能生根,每个节的叶腋都可长出一对新枝,形成新植株。
原产地:中美洲;现已广泛分布于亚洲和大洋洲的热带地区。
中国分布现状:现广泛分布于香港、澳门和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19年曾在香港出现,1984年在深圳发现。薇甘菊是一种具有超强繁殖能力的藤本植物,攀上灌木和乔木后,能迅速形成整株覆盖之势,使植物因光合作用受到破坏窒息而死,薇甘菊也可通过产生化感物质来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对6-8m以下林木,尤其对一些郁密度小的次生林、风景林的危害最为严重,可造成成片树木枯萎死亡而形成灾难性后果。该种已被列为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控制方法: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国内外正在开展化学和生物防治的研究。

3、空心莲子草
  名: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
英文名:Alligator Weed
中文异名:水花生、喜旱莲子草
分类地位:苋科 Amaranthaceae
鉴别特征:水生型植株无根毛,茎长达1.5-2.5m;陆生型植株可形成直径达1cm左右的肉质贮藏根,有根毛,株高一般30cm,茎秆坚实,节间最长15cm,直径3-5mm,髓腔较小。叶对生,长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具长1.5-3cm的总梗。花白色或略带粉红,雄蕊5
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以茎节行营养繁殖;旱地型肉质贮藏根受刺激时可产生不定芽。生长高峰期每天可生长2-4cm。花期5-10月,常不结实。
原产地:南美洲;世界温带及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
中国分布现状:几乎遍及我国黄河流域以南地区。天津近年也发现归化植物。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892年在上海附近岛屿出现,50年代作猪饲料推广栽培,此后逸生导致草灾,表现在:(1)堵塞航道,影响水上交通;(2)排挤其他植物,使群落物种单一化;(3)覆盖水面,影响鱼类生长和捕捞;(4)在农田危害作物,使产量受损;(5)田间沟渠大量繁殖,影响农田排灌;(6)入侵湿地、草坪,破坏景观;(7)滋生蚊蝇,危害人类健康。
控制方法:(1)用原产南美的专食性天敌昆虫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防治水生型植株效果较好,但对陆生型的效果不佳。(2)机械、人工防除适用于密度较小或新入侵的种群。(3)用草甘膦、农达、水花生净等除草剂作化学防除,短期内对地上部分有效。

4、豚 
  名: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
英文名:Ragweed Bitterweed
分类地位:菊科Compositae
鉴别特征:高1m以下,茎下部叶对生,上部叶互生,叶一至二回羽裂,边缘具小裂片状齿。雄花序总苞碟形,排成总状,雌花序生雄花序下或生上部叶腋。
生物学特性:一年生草本,生于荒地、路边、沟旁或农田中,适应性广,种子产量高,每株可产种子300-62000多粒。瘦果先端具喙和尖刺,主要靠水、鸟和人为携带传播;豚草种子具二次休眠特性,抗逆力极强。
原产地:北美洲;在世界各地区归化。
中国分布现状:东北、华北、华中和华东等地约15个省、直辖市。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35年发现于杭州,为一种恶性杂草,其危害性表现在:(1)花粉是人类花粉病的主要病原之一;(2)侵入农田,导致作物减产;(3)释放多种化感物质,对禾木科、菊科等植物有抑制、排斥作用。
控制方法:(1)用豚草卷蛾进行生物防治有良好效果;(2)苯达松、虎威、克芜踪、草甘膦等可有效控制豚草生长;(3)用紫穗槐、沙棘等进行替代控制有良好的效果。


5
、毒 
  名:Lolium temulentum L.
英文名:Darnel Rye-grass Poison Darnel
分类地位:禾本科Gramineae
鉴别特征:茎丛生,高20-120cm。叶线状披针形,长6-40cm,宽3-13cm。穗狭,长5-40cm,主轴波状曲折,两侧沟状,具8-19个互生的小穗;每小穗含(2-4-6个花。第二颖具5-9脉;芒长7-15mm。颖果长椭圆形,长4-6mm,绿而具紫褐晕。
生物学特征: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适应性广,分蘖力较强。其籽实比小麦早熟,熟后随颖片脱落。种子繁殖。
原产地:欧洲地中海地区;现广布世界各地。
中国分布现状:除西藏和台湾外,各省(区)都曾有过报道。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随麦种传播。1954年在从保加利亚进口的小麦中发现。可造成麦类作物严重减产。麦种受真菌Stromatinia temulenta Prill.  &  Del.侵染产生毒麦碱(Temuline),能麻痹中枢神经。人食用含4%毒麦的面粉,就能引起中毒。毒麦做饲料时也可导致家畜、家禽中毒。
控制方法:人工拔除。

6、互花米草
  名: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
英文名:Smooth Cord-grass
分类地位:禾本科Gramineae
鉴别特征:秆高1-1.7m,直立,不分枝。叶长达60cm,基部宽0.5-1.5cm,至少干时内卷,先端渐狭成丝状;叶舌毛环状,长1-1.8cm。圆锥花序由3-13个长(3-5-15cm,多少直立的穗状花序组成;小穗长10-18mm,覆瓦状排列。颖先端多少急尖,具1脉,第一颖短于第二颖,无毛或沿脊疏生短柔毛;花药长5-7mm
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生于潮间带。植株耐盐耐淹,抗风浪。种子可随风浪传播。根系分布深达60cm的滩土中,单株一年内可繁殖几十甚至上百株。
原产地:美国东南部海岸;在美国西部和欧洲海岸归化。
中国分布现状:上海(崇明岛)、浙江、福建、广东、香港。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79年引入,曾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变成了害草,表现在:(1)破坏近海生物栖息环境,影响滩涂养殖;(2)堵塞航道,影响船只出港;(3)影响海水交换能力,导致水质下降,并诱发赤潮;(4)威胁本土海岸生态系统,致使大片红树林消失。
控制方法:除草剂能清除地表以上部分,但对于滩涂中的种子和根系效果较差。


7
、飞机草
  名:Eupatorium odoratum L.
(Chromolaena odorata (L.) R. M. King & H. Rob.)
英文名:Fragrant Eupatorium Bitter Bush Siam Weed
中文异名:香泽兰
分类地位:菊科 Compositae
鉴别特征:高达3-7m,根茎粗壮,茎直立,分枝伸展。叶对生,卵状三角形,先端短渐尖,边缘有粗锯齿,有明显的三脉,两面粗糙,被柔毛及红褐色腺点,挤碎后有刺激性的气味;头状花序排成伞房状;总苞圆柱状,长1 cm,总苞片3-4层。花冠管状,淡黄色,柱头粉红色。瘦果狭线形,有棱,长5mm,棱上有短硬毛,冠毛污白色,有糙毛。
生物学特性:丛生型的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瘦果能借冠毛随风传播,而成熟季节恰值干燥多风的旱季,故扩散、蔓延迅速。种子的休眠期很短,在土壤中不能长久存活。在海南岛1年开花2次,第一次4-5月,第二次9-12月。
原产地:中美洲;在南美洲、亚洲、非洲热带地区广泛分布。
中国分布现状:台湾、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广西、云南、贵州。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飞机草在20世纪20年代早期曾作为一种香料植物引种到泰国栽培,1934年在云南南部被发现。为害多种作物,并侵犯牧场。当高度达15 cm或更高时,就能明显地影响其他草本植物的生长,能产生化感物质,抑制邻近植物的生长,还能使昆虫拒食。叶有毒,含香豆素。用叶擦皮肤会引起红肿、起泡,误食嫩叶会引起头晕、呕吐,还能引起家畜和鱼类中毒,并是叶斑病原Cercospora sp.的中间寄主。
控制方法:先用机械或人工拔除,紧接着用除草剂处理或种植生命力强、覆盖好的作物进行替代,此外,用天敌昆虫Pareuchaetes pseudooinsulata控制有一定效果。


8
、凤眼莲
  名:Eichhornia crassipesMart.Solms
英文名: Water Hyacinth
中文异名:凤眼蓝、水葫芦
分类地位:雨久花科Pontederiaceae
鉴别特征:水上部分高30-50-100cm,或更高。茎具长匍匐枝。叶基生呈莲座状,宽卵形、宽卵形至肾状圆形,光亮,具弧形脉;叶柄中部多少膨大,内有多数气室。花紫色,上方一片较大,中部具有黄斑。蒴果卵形。
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浮水或生泥沼中。繁殖方式以无性为主,依靠匍匐枝与母株分离方式,植株数量可在5天内增加1 倍。一株花序可产生300粒种子,种子沉积水下可存活5-20年。常生于水库、湖泊、池塘、沟渠、流速缓慢的河道、沼泽地和稻田中。
原产地:巴西东北部;现分布于全世界温暖地区。
中国分布现状:辽宁南部、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的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栽培,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逸生为杂草。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01年从日本引入台湾作花卉,20世纪50年代作为猪饲料推广后大量逸生,堵塞河道,影响航运、排灌和水产品养殖;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威胁本地生物多样性;吸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死亡后沉入水底,构成对水质的二次污染;覆盖水面,影响生活用水;滋生蚊蝇。
控制方法:(1)人工打捞;(2)专食性天敌昆虫Neochetina eichhorniaeN. bruchi有控制效果;(3)除草剂在短时间内有效。


9
、假高梁
  名:Sorghum halepense (L.) Pers.
英文名:Johnson Grass
中文异名:石茅、阿拉伯高梁
分类地位:禾本科Gramineae
鉴别特征:具根状茎延长,具分枝。秆直立,高1-3m,叶宽线形,叶舌具缘毛。圆锥序大型,淡紫色至紫黑色;分枝轮生,与主轴交接处有白色柔毛;小穗成对,其中一个具柄,另一个无柄,长3.5-4mm,无芒,被柔毛。颖果棕褐色,倒卵形。
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生于田间、果园,以及河岸、沟渠、山谷、湖岸湿处。花期6-7月,果期7-9月,种子和根茎繁殖。
原产地:地中海地区;现广布于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及加拿大、阿根廷等高纬国家。
中国分布现状:台湾、广东、广西、海南、香港、福建、湖南、安徽、江苏、上海、辽宁、北京、河北、四川、重庆、云南。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20世纪初曾从日本引到台湾南部栽培,同一时期在香港和广东北部发现归化,种子常混在进口作物种子中引进和扩散。是高粱、玉米、小麦、棉花、大豆、甘蔗、黄麻、洋麻、苜蓿等30多种作物地里的杂草,不仅通过生态位竞争使作物减产,还可能成为多种致病微生物和害虫的寄主。此外,该种可与同属其他种杂交。
控制方法:(1)对混在进口种子中的种子,可用风选等方法去除;(2)配合伏耕和秋耕除草,将其根茎置于高温、干燥环境下;(3)用暂时积水的方法,抑制其生长;(4)用草甘膦或四氟丙酸等除草剂防治。
10
、蔗扁蛾
  名:Opogona sacchariBojer
英文名: Banana Moth
中文异名:香蕉蛾
分类地位:鳞翅目 Lepidoptera 辉蛾科 Hieroxestidae
鉴别特征:成虫体长7.5-10mm。翅披针形。前翅有2个明显的黑褐色斑点和许多细褐纹。触角丝状。足粗壮而扁,跗节最长,后足胫节有2对距。卵椭圆形,淡黄色,长约0.5mm。幼虫乳白色,透明。被蛹,亮褐色,背面暗红褐色,首尾两端多呈黑色。
生物学特性:1年发生3-4代,在15℃时生活周期约为3个月,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可达8代之多。幼虫活动能力极强,行动敏捷,蛀食皮层、茎秆,咬食新根。以幼虫在寄主花木的土中越冬,翌年幼虫上树危害,多在3年以上巴西木的干皮内蛀食。卵散产或成堆,每雌虫产卵50-200粒。食性广,寄主植物达60余种。
原产地:非洲热带、亚热带地区。
中国分布现状:己传播到10余个省、直辖市。在南方的发生更严重,在这些地区凡能见到巴西木(即香龙血树Dracaena fragrans Ker-Gawl.)的地方几乎都有蔗扁蛾发生危害。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随寄主植物很容易扩散和传播,已在欧洲、南美洲、西印度群岛、美国等地区发现。巴西木是其重要寄主植物。1987年,蔗扁蛾随进口的巴西木进入广州。随着巴西木在我国的普及,蔗扁蛾也随之扩散,20世纪90年代传播到了北京。蔗扁蛾食性十分广泛,威胁香蕉、甘蔗、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及温室栽培的植物,特别是一些名贵花卉等。感染植物轻则局部受损,重则将整段干部的皮层全部蛀空。
控制方法:幼虫越冬入土期,是防治此虫的有利时机。可用菊杀乳油等速杀性的药剂灌浇茎的受害处,并用敌百虫制成毒土,撒在花盆表土内。大规模生产温室内,可挂敌敌畏布条熏蒸。或用菊醋类化学药剂喷雾防治。当巴西木茎局部受害时,可用斯氏线虫局部注射进行生物防治。

11、湿地松粉蚧
  名:Oracella acutaLobdell
英文名:Lobdelly Pine Mealybug
中文异名:火炬松粉蚧
分类地位:同翅目Homoptera 粉蚧科 Pseudococcidae
鉴别特征:若虫椭圆形至不对称椭圆形,长1.02-1.52mm3 对足。末龄后期虫体分泌蜡质物形成白色蜡包,覆盖虫体。雄成虫分有翅型和无翅型两种。与当地松粉蚧区别:湿地松粉蚧雌成虫梨形,腹部向后尖削,触角7节,当地松粉蚧雌成虫纺锤形,触角8节。生物学特性: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松梢汁液为害,为害时主要集中在枝梢端部,特别粗壮的枝梢虫口数量最多。仅在越冬时部分若虫藏匿于老针叶叶鞘内。产卵数量大,对温度条件要求不严格,可忍受一定的低温。
原产地:美国。
中国分布现状: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有报道。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88年随湿地松无性系繁殖材料进入广东省台山,到1994年,已扩散蔓延至广东省多个县市,破坏了27.7hm2的松林。据估计,湿地松粉蚧目前正以每年70000hm2时的速度进行散布。近30年来,中国自美洲引入不少松树优良种,种植最广的有湿地松、火炬松和加勒比松,这些寄主为湿地松粉蚧的扩散提供了便利。它同时对当地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南亚松Pinus latteri等也构成了严重威胁,广东中部沿海的低海拔地带危害已相当严重,危害区正在迅速扩散。该虫可以忍受冬季低温,说明有继续向北扩散的可能性。控制方法:国内进行了不少的化学药剂和微生物防治实验,取得一定的杀虫效果,但在生产上还未能进行大面积使用

12、强大小蠹
  名: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
英文名:Red Turpentine Beetle
中文异名:红脂大小蠹
分类地位:鞘翅目 Coleptera 小蠹科 Scolytidae
鉴别特征:成虫圆柱形,长5.7-10.0mm,淡色至暗红色。雄虫长是宽的2.1倍,成虫体有红褐色,额不规则凸起,前胸背板宽。具粗的刻点,向头部两侧渐窄,不收缩;虫体稀被排列不整齐的长毛。雌虫与雄虫相似,但眼线上部中额隆起明显,前胸刻点较大,鞘翅端部粗糙,颗粒稍大。生物学特性:主要危害已经成材且长势衰弱的大径立木,在新鲜伐桩和伐木上危害尤其严重。11-2代,虫期不整齐,一年中除越冬期外,在林内均有红脂大小蠹成虫活动,高峰期出现在5月中、下旬。雌成虫首先到达树木,蛀入内外树皮到形成层,木质部表面也可被刻食。在雌虫侵入之后较短时间里,雄虫进入坑道。当达到形成层时,雌虫首先向上蛀食,连续向两侧或垂直方向扩大坑道,直到树液流动停止。一旦树液流动停止,雌虫向下蛀食,通常达到根部。侵入孔周围出现凝结成漏斗状块的流脂和蛀屑的混合物。各种虫态都可以在树皮与韧皮部之间越冬,且主要集中在树的根部和基部。
原产地: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等美洲地区。
中国分布现状:现分布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98年在我国山西省阳城、沁水首次发现,推测引入与80年代后期山西从美国引进木材有关。与北美洲发生情况不同的是,它不仅攻击树势衰弱的树木,也对健康树进行攻击,导致发生区内寄主的大量死亡。1999年底,该虫在河北、河南、山西发生面积52.6hm2,其中严重危害面积13hm2时,个别地区油松死亡率高达30%,己导致600多万株的松树枯死。在山西,2000年的调查统计,危害面积达16.3hm2万时,其中成灾面积9.1hm2,己有342.4万株成材油松受害枯死。
控制方法:清除严重受害树,并对伐桩进行熏蒸等处理,消灭残余小蠢和避免其再次在伐桩上产卵危害。在成虫侵入期采用菊酯类农药在树基部喷雾,可防止成虫侵害。


13
、美国白蛾
  名:Hyphantria cuneaDrury
英文名:Fall Webworm, American White Moth
中文异名:秋幕毛虫、秋幕蛾
分类地位:鳞翅目Lepidoptera 灯蛾科 Arctiidae
鉴别特征:成虫白色,体长12-15mm。雄虫触角双栉齿状。前翅上有几个褐色斑点。雌虫触角锯齿状,前翅纯白色。卵球形。幼虫体色变化很大,根据头部色泽分为红头型和黑头型两类。蛹长纺锤形,暗红褐色,茧褐色或暗红色,由稀疏的丝混杂幼虫体毛组成。
生物学特性:美国白蛾在辽宁等地1年发生2代。以蛹在树皮下或地面枯枝落叶处越冬,幼虫孵化后吐丝结网,群集网中取食叶片,叶片被食尽后,幼虫移至枝杈和嫩枝的另一部分织一新网。
原产地:北美洲。
中国分布现状:现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天津、陕西等地。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40年传入欧洲,现已传入欧洲10多个国家,以及日本、朝鲜半岛、土耳其。1979年传入我国辽宁丹东一带,1981年由渔民自辽宁捎带木材传入山东荣成县,并在山东相继蔓延,1995年在天津发现,1985年在陕西武功县发现并形成危害。主要通过木材、木包装等进行传播,还可通过飞翔进一步扩散。其繁殖力强,扩散快,每年可向外扩散35-50km。可为害果树、林木、农作物及野生植物等200多种植物,在果园密集的地方以及游览区、林荫道,发生严重时可将全株树叶食光,造成部分枝条甚至整株死亡,严重威胁养蚕业、林果业和城市绿化,造成惊人的损失。此外,被害树长势衰弱,易遭其他病虫害的侵袭,并降低抗寒抗逆能力。幼虫喜食桑叶,对养蚕业构成威胁。
控制方法:利用人工、机械、化学等方法控制其危害,如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蛾,人工剪除网幕;秋冬季人工挖蛹;喷施溴氰菊醋、灭幼脲等化学和生物杀虫剂等。


14
、非洲大蜗牛
  名:Achating fulicaFochrussac
英文名:Giant African Snail
中文异名:褐云玛瑙螺、东风螺、菜螺、花螺、法国螺
分类地位:柄眼目Stylomnatophora 玛瑙螺科 Achatinidae
鉴别特征:贝壳长卵圆形,深黄色或黄色,具褐色白色相杂的条纹;脐孔被轴唇封闭,壳口长扇形;壳内浅蓝色螺层数为6.5-8;软体部分深褐色或牙黄色,贝壳高l0cm左右。足部肌肉发达,背面呈暗棕色,黏液无色。生物学特性:喜栖息于植被丰富的阴暗潮湿环境及腐殖质多的地方。6-9月最活跃,晨昏或夜间活动。食性杂而量大,幼螺多为腐食性。雌雄同体,异体交配,生长迅速,5个月即可交配产卵。繁殖力强,一次产卵数达100-400枚。寿命长,可达5-7年。抗逆性强,遇到不良环境时,很快进入休眠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可生存几年。
原产地:非洲东部沿岸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奔巴岛,马达加斯加岛一带。
中国分布现状:现己扩散到广东、香港、海南、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地。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作为人类的食物、宠物以及动物饲料等引入,除原产地外,已扩散至南亚、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地,扩散速度很快。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福建厦门发现,可能是由一新加坡华人所带的植物而引入的。后被作为美味食物,被引入多个南方省份。除人为主动引入外,其卵和幼体可随观赏植物、木材、车辆、包装箱等传播,卵期可混入土壤中传播。它们咬断各种农作物幼芽、嫩枝、嫩叶、树茎表皮,已经成为危害农作物、蔬菜和生态系统的有害生物。这种螺也是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
控制方法:养殖场必须建立隔离制度;养殖结束后必须进行彻底的灭螺处理。除药物防治外,应使用各种方法尽量对其杀灭。


15
、福寿螺
  名:Pomacea canaliculata Spix
英文名:Apple SnailGolden Apple SnailAmazonian Snail
中文名:大瓶螺、苹果螺、雪螺
分类地位:中腹足目 Mesogastropoda 瓶螺科 Ampullariidae
鉴别特征:贝壳较薄,卵圆形;淡绿橄榄色至黄褐色,光滑。壳顶尖,具5-6个增长迅速的螺层。螺旋部短圆锥形,体螺层占壳高的5/6。缝合线深。壳口阔且连续,高度占壳高的2/3;胼胝部薄,蓝灰色。脐孔大而深。厣角质,卵圆形,具同心圆的生长线。厣核近内唇轴缘。壳高8cm以上;壳径7cm以上,最大壳径可达15cm
生物学特性:喜栖于缓流河川及阴湿通气的沟渠、溪河及水田等处。底栖性,雌雄异体。食性杂。有蛰伏和冬眠习性。3月上旬开始交配,在近水的挺水植物茎上或岸壁上产卵,初产卵块呈鲜艳的橙红色,在空气中卵渐成浅粉色。一只雌性福寿螺通常1年产2400-8700个卵,孵化率可高达90%。其繁殖速度比亚洲稻田中当地近缘物种快10倍左右。虽然是水生种类,但可以在干旱季节埋藏在湿润的泥中度过6-8个月。一旦发洪水或被灌溉时,它们又能再次活跃起来。
原产地:亚马逊河流域。
中国分布现状: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浙江等地。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作为高蛋白食物最先被引入台湾;1981年引入广东,1984年前后,已在该省作为特种经济动物广为养殖,后又被引入到其他省份养殖。但由于养殖过度,口味不佳,市场并不好,而被大量遗弃或逃逸,并很快从农田扩散到天然湿地。福寿螺食量极大,并可啃食很粗糙的植物,还能刮食藻类,其排泄物能污染水体。其对水稻生产造成的损失显然大大超过其作为美食的价值。除威胁入侵地的水生贝类、水生植物和破坏食物链构成外,福寿螺也是卷棘口吸虫、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
控制方法:重点抓好越冬成螺和第一代成螺产卵盛期前的防治,压低第二代的发生量,并及时抓好第二代的防治。以整治和破坏其越冬场所,减少冬后残螺量,以及人工捕螺摘卵、养鸭食螺为主,辅之药物防治。


16
、牛 
  名:Rana catesbeiana Shaw
英文名:Bull Frog, American Bullfrog
中文异名:美国青蛙
分类地位:无层目 Anura (Salientia) 蛙科 Ranidae
鉴别特征:体大粗壮,体长152-l70mm。头长宽相近,吻端钝圆,鼻孔近吻端朝向上方,鼓膜甚大。背部皮肤略显粗糙。卵粒小,卵径12-1.3mm。蝌蚪全长可在100mm以上。
生物学特性:在水草繁茂的水域生存和繁衍。成蛙除繁殖季节集群外,一般分散栖息在水域内。蝌蚪多底栖生活,常在水草间觅食活动。食性广泛且食量大,包括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还有鱼、蛙、蝾螈、幼龟、蛇、小型鼠类和鸟类等,甚至有互相吞食的行为。1年可产卵2-3次,每次产卵10000-50000粒。3-5年性成熟。寿命6-8年。
原产地:北美洲落基山脉以东地区,北到加拿大,南到佛罗里达州北部。
中国分布现状:几乎遍布北京以南地区(包括台湾),除西藏、海南、香港和澳门外,均有自然分布。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因食用而被广泛引入世界各地,l959年引入我国。牛蛙适应性强,食性广,天敌较少,寿命长,繁殖能力强,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易于入侵和扩散。本地两栖类则面临减少和绝灭的危险,甚至已经影响到生物多样性,如滇池的本地鱼类,同时对一些昆虫种群也存在威胁。早期的养殖和管理方法不当是造成其扩散的主要原因。国内贸易和消耗加工过程中缺乏严格管理,动物在长途贩运和加工过程中逃逸现象普遍。
控制方法:加强牛蛙饲养管理以及对餐饮业的控制,以免入侵范围进一步扩大。改变饲养方式,由放养改为圈养。在蝌蚪阶段进行清塘性处理来控制种群数量。捕捉和消耗牛蛙成体资源,以控制其在自然生境中的数量

 

上一篇:中国濒危动物名录
下一篇: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9-2013山东省生态学会
鲁ICP备19051632号  技术支持:邦诺网络(bonpr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