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生态学会
地 址:山东省济南市英贤街19号
电 话:0531-86103386
传 真:0531-86103386
邮 箱:shandongecology@163.com

生态规划与评价
枣庄市生态市建设规划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遵循生态学规律和循环经济理念,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为契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工业系统的生态重组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着力解决资源开采、开发利用、处理处置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弘扬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枣庄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编制原则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区域建设实践相结合
二、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协调
三、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并重
四、坚持人居环境的改善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
五、坚持统筹规划、法制保障
六、坚持政府宏观调控、社会共同参与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相结合

第三节   规划范围、时限

    一、规划范围
    枣庄市所辖的五区一市(包括市中区、薛城区、峄城区、台儿庄区、山亭区和滕州市)的总面积,总计4550平方公里。
    二、规划时限
    (一)规划基准年
     2002年。
    (二)规划时段
    近期为2004年~2007年
    中期为2008年~2013年
远期为2014年~2018年
第四节  建设目标和指标

    一、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8年,在全市初步形成循环经济型的产业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体现现代文明的生态文明体系,全面增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把枣庄市基本建设成为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生态市。
    (二)阶段目标
    与生态市建设和提前建成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步骤相衔接,枣庄生态市建设主要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
    1、近期阶段——启动和推进阶段(2004~2007年)
    到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50亿元,第三产业比重达到39%;总人口控制在373万以内,城市化水平达到45%;初步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全市基本实现平水年水资源的动态平衡;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95%的水体达到水功能区划和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基本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回用水利用率达到5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5%;森林覆盖率达到28%,退化土地恢复治理率达到60%;受保护地区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10%;建设3~5个循环经济型工业园区试点、2个生态示范区、5个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建成10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25%的行政村建成生态文明村。
    2、中期阶段——发展和提高阶段(2008~2013年)
    到201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28.5亿元,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2%;总人口控制在386.9万以内,城市化水平达到50%;水资源紧缺状况得到有效缓解,全市基本实现枯水年水资源的动态平衡;基本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100%的水体达到水功能区划和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证;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回用水利用率达到6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森林覆盖率达到30%;退化土地恢复治理率达到80%;受保护地区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15%;扩大循环型经济园区试点范围,基本建成3~5个循环经济型工业园区;2个区基本达到生态县标准;建成20个省级以上环境优美乡镇。
    3、远期阶段——全面发展阶段(2014~2018)
到201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41.3亿元,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5%;总人口控制在398.6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55%;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保证主要河流的生态用水,战略储备地下水;全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善,所有水体达到水功能区划和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所有城镇空气环境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回用水利用率达到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退化土地恢复治理率达到90%;受保护地区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18%;5个区、市达到生态县标准,80%的乡镇建成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
    二、建设指标体系
为客观反映枣庄市生态环境的特点和生态市建设的重点领域,突出循环经济理念对生态市建设的指导作用,重点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水资源短缺、森林覆盖率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较重等关键问题,依据国家环保总局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结合我省生态省建设的实际,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3个方面,确定具有代表性的41个指标,其中有32个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9个是针对枣庄特点而设立的指标,构成了枣庄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详见附表1。

第二章  自然、经济、社会环境概况

第一节  自然环境概况

一、地形地貌
枣庄市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南部地区,地跨东经116°48′30″至117°49′24″,北纬34°27′48″至35°19′12″之间,属于黄淮冲积平原的一部分。东与临沂市的费县、苍山县接壤,南与江苏省铜山县、邳县为邻,西濒南四湖,北与临沂市的平邑县和济宁市的邹城市毗连。地势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伏状。全市总面积4550平方公里,其中丘陵面积165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36.3%,平原面积2450平方公里,占53.8%,涝洼面积450平方公里,占9.9%。
二、气候
枣庄市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兼受海洋气候影响,具有年均气温高、热量丰富、雨量丰沛、四季分明的特点。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夏季多东风,冬季多西北风,多年平均风速3.5米/秒。年平均气温在13.6℃~14.2℃。年光照时数2300~2500小时,无霜期达200天以上,多年平均降水量在750~950毫米,年均值为799.8毫米。
三、水文及水资源
(一)水文
全市河流按汇水去向分别流入南四湖、韩庄运河和苍山县境内的西泇河。滕州市的全部和山亭区、薛城区的大部流入南四湖,流域面积258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6.8%,主要河流有城河、郭河、十字河、薛城大沙河、北沙河、界河等;峄城区、台儿庄区的全部,市中区的大部,薛城区、山亭区的小部流入韩庄运河,流域面积为182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0.2%,主要河流有峄城大沙河、陶沟河等;市中区和山亭区的小部流入西泇河,流域面积为13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现有岩马、马河等5座大中型水库和130座小型水库。枣庄市水系情况见附图2。
(二)水资源条件
枣庄市属于淮河流域运河水系。境内韩庄运河为大型河道,其余均为小型河道。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72亿立方米,人均392.8立方米,是全省人均的1.2倍。全市多年平均地下水开采量为4.343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用水2.825亿立方米,工业用水1.039亿立方米,城镇生活用水0.149亿立方米,农村人畜用水0.33亿立方米。平原、沿湖、沿河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水质良好,为工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丘陵山区水资源相对缺乏,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因素。
四、土壤
本市土壤分为棕壤、褐土、潮土、砂礓黑土和水稻土5个土类,12个亚类,29个土属,80个土种。土壤总面积为5211874亩,占全市总面积的76.37%,。
五、生物资源
(一)植物资源
枣庄市有农作物类植物13科32种;瓜菜类植物10余科50余种;林木果树类植物42科104种;水生经济植物20余科50余种;观赏植物50余科260余种;其它栽培利用植物及野生经济植物80余科300余种。
 (二)动物资源
枣庄市有驯养家畜家禽类动物19种;水生经济动物78种;野生经济动物149种;农作物害虫天敌139种。
六、矿产资源
全市境内已发现的地下矿藏有46种。主要有煤、铁、铜、铝土、石膏、石英石、稀土、陶土、黏土、蛭石、大理石、花岗石、磷矿等。煤炭探明资源地质储量16亿吨,石膏探明资源储量4.2亿吨,石灰石探明资源储量8.3亿吨,石灰石预测资源量35亿吨,大理石探明资源储量9.6亿平方米,白云石地质储量1.5亿吨。矿产资源分布情况见附图4。
    七、旅游资源
    枣庄市有形的旅游资源点(含已开发的景区、景点)70处,其中:以人文资源为主体的旅游资源点38处,以自然资源为主体旅游资源点32处;另有12种旅游节庆活动和地方主题旅游活动。
    除有形的资源外,枣庄市还有许多无形的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名人、文学艺术和民间传说等。

第二节  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

    一、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枣庄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落实中央和省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综合实力明显增加。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1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1%,增速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45.75亿元、162.2亿元和105.95亿元,分别增长4.0%、16.4%和12.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达到14.6:51.7:33.7。
    二、社会发展现状
    (一)人口现状
       2002年,枣庄市年未总人口3622467人,年增加人口19310人,人口增长率为0.53%。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1879268人,女性人口1743199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9%和48.1%;其中:农业人口2476611人,非农业人口1145856人,分别占总人口的68.45和31.6%。全市总户数为1047850户,平均每户3.46人。年末全市人口密度为796人/平方公里。
      (二)教育
    2002年全市教育经费投入86718万元,比上年增加7001万元,增长率为8.78%。2002年全市教育经费支出85292万元,比上年增加7860万元,增长率10.15%。2002年,全市共接收师范类毕业生1638人,其中本科233人,专科764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有教职工46072人,其中普通高校584人,普通中专1117人,成人中专1059人,技工学校917人,职业中专1031人,中小学38691人。在中小学中,专任教师33543人,其中普通高中2979人,初中11457人,小学19107人,特殊教育134人,幼儿园1584人。
    (三)科学技术
    2002年,围绕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共安排实施各级各类计划项目145项,总投资9900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计划成效显著。扶持项目21个,专项资金250万元,拉动总投资6225万元。全市取得科技成果109项,其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上的科技成果93项,申报专利135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7.56亿元,同比增长27.3%,比年初的3.39%增长2.1个百分点。
    (四)卫生
    2002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53处,病床10114张,卫生人员1684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4107人。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3种2275例,均为乙类,总发病率为62.42/10万人,较上年同期下降26.41%。孕产妇死亡率为15.88/10万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7.09‰。
  
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现状

一、环境保护现状
(一)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废水排放情况
1、地下水水质现状
据2002年环境质量年报资料,全年对六处地下饮用水源地进行了水质监测,21项监测项目全部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2类标准,水质较好,地下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2、地表水水质现状
(1)主要河流水质现状
据枣庄市环境监测站2002年监测资料,主要纳污河流有北沙河、城郭河、新薛河、薛城小沙河、小泥河、峄城大沙河、小季河等,水质主要指标COD、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浓度除峄城大沙河外其它河流均超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2)主要水库水质:2002年监测的周村水库、岩马水库的主要指标COD浓度分别为36.9mg/L、29.9mg/L,均超《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3、废水及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
    (1)废水排放量
    2002年枣庄市共排放废水13590.14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8111.14万吨,占总排放量的59.68%;生活污水排放量5479.0万吨,占总量的40.32%。
    (2)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
    2002年枣庄市废水中COD排放总量39768吨。其中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19832.8吨,占总量的49.87%;生活废水COD排放量19935.2吨,占总量的50.13%。
 (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废气排放情况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2002年枣庄市城区监测结果: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为0.044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浓度年均值为0.023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均值为0.098毫克/立方米,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2、废气排放情况
2002年枣庄市工业企业废气排放量1288.51×104万立方米。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为60504.3吨,粉尘排放总量为11.73万吨,烟尘排放总量为12184.66吨。
(三)固体废物
2002年工业固废产生量424.56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0.11%。生活垃圾30.3万吨,生活垃圾处理量28.5万吨,处理率为94.06%。
(四)面源污染现状
2002年枣庄市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1398.3平方公里,地表水土流失主要污染物COD模数为3.3吨/km2·年,水土流失COD的流失量4614吨。2002年畜禽养殖主要污染物COD排入河量4685.8吨、氨氮770吨;农药、化肥、地膜的污染也较重。
(五)声环境
    1、区域环境噪声
    2002年枣庄市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昼间为51.6分贝、夜间为46.5分贝,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区标准。
    2、道路交通噪声
    2002年5月份对市驻地30条主要路段的道路交通噪声进行监测,监测道路总长度21.98千米,平均路宽20.7米。经监测,平均车流量1169辆/时,市驻地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67.6分贝,无超标路段。
    3、功能区环境噪声
    2002年枣庄市城区功能区昼夜平均等效声级61.6分贝。2002年枣庄市城区声环境质量状况较好,总体夜间好于昼间,夏季好于冬季。
    二、生态环境现状
(一)矿山生态环境破坏现状
枣庄市矿产资源开采历史较早,矿山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截止2002年,全市采矿塌陷面积为47.73平方公里,露天采矿场面积3.84平方公里。
    (二)林业生态建设及森林资源现状
枣庄市林业用地990.84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21.78%;非林业用地3559.16平方公里,占78.22%。
(三)水土保持现状
全市山丘区面积1650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36.3%。据调查,2002年枣庄市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1398.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严重。
(四)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农业建设现状
目前,峄城区已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滕州市为全省生态农业示范县。
在全市生态农业建设中,初步建成了低山丘陵粮、林、果、牧、渔生态农业示范区;沿湖沿运稻、渔、藕生产示范区等。建成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有:“猪——玉米——淀粉”种养加生态农业模式;“草——羊(猪)——粮果牧”生态农业模式;“藕——鱼——鸡鸭——松花蛋”生态农业模式;“三水农业”生态种养模式等。
(五)保护区、风景区现状
目前,枣庄市保护区、风景区主要为抱犊崮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九顶莲花山风景区、熊耳山大裂谷国家级地质公园、龟山地质公园。其它的自然景观有莲青山、文峰山、青檀峡谷、薛城石海等。
园林主要有峄城万亩石榴园、山亭万亩梨园、阴平枣园、洪门葡萄村、坛山森林公园、木石省级森林公园等。
第三章  生态市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

一、国民经济增长预测
按照《枣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本世纪头十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后十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则预计到2007年,枣庄市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550亿元,实现翻一番目标;到2013年预计达到1028.5亿元,到2018年,枣庄市GDP将达到1656.4亿元。
二、人口预测
按照《纲要》要求,枣庄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预测到2007年,枣庄市全市人口将达到373万人,到2013年,全市人口预计达到386.9万人,至2018年,全市总人口预计达到398.6万人。
三、能源需求预测
根据《山东枣庄市实施合成气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预测出不同水平年枣庄市能源消耗量,详见表3-1。
表3-1  枣庄市能源消耗指标预测
项     目 2007年 2013年 2018年
GDP(亿元) 550 1028.5 1656.4
终端能源消费量(tce) 736.24 963.44 1193.84
万元GDP终端能源消费量(tce/万元) 1.34 0.94 0.72
四、水资源需求预测
根据《21世纪初期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总体规划报告》,在战略储备地下水的前提下,按照50%保证率,到2005年枣庄市将缺水2.857亿m3;到2010年缺水3.444亿m3;在75%保证率条件下,2005年枣庄市缺水5.318亿m3,2010年缺水5.909亿m3。
第二节  生态市建设的有利条件
一、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2003年9月26日,省十届人大第四次常委会作出了《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议》;2003年9月29日,省委、省政府在烟台召开了全省建设生态省动员大会,省政府于2003年12月26日印发了《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纲要》的出台为枣庄市的生态市建设指明了道路。
枣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市的建设工作,成立了由市计委、市环保局组织牵头的《枣庄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小组,决心通过实施《枣庄生态市建设规划》,全面启动枣庄市的生态保护和恢复重建工作。
二、区位优势明显
枣庄位于苏鲁豫皖交界和淮海经济区中心,是我国东部地区的南北过渡地带,又是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的重要结合部。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104国道、206国道、京杭大运河和设计中的京沪高速铁路穿境而过。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枣庄具有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进行经济、科技领域广泛交流与合作的优势,同时,由于自身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是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地区产业梯次转移的首选目的地。
三、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进步
改革开放20年来,枣庄市国民经济取得显著成就,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市人民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了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进入了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全面实施“工业强市、外向带动、发展民营经济、农业结构调整、城市化和科教兴市”六大发展战略,积极推进重点地区、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建设,区域经济发展活力逐年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为生态市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
四、矿产资源丰富,产业关联度高
枣庄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地下矿藏20余种,主要有煤、铁、铜、铝土、石膏、石英石、衡土、陶土、粘土、蛭石、大理厂、花岗岩、石灰石、磷矿等。丰富的矿产资源,资源开发及相关产业的高度发达,使枣庄市具有发展循环经济的先天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共生、伴生资源开发产业不断兴起,为产业间的横向耦合,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和循环型经济社会的创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五、基础设施建设迅速
枣庄市交通、通讯事业发展迅速,能源供应充足,金融、购物、文体娱乐设施体系健全。全市客运线路发展到303条,通车里程达49660公里,客运班车除通达省内所有地市和市内所有乡镇外,还可通达京、津、冀、豫、沪、皖、苏、浙等8个省市的中心城市和商品集散地。境内铁路全长288.5公里,京沪铁路纵穿枣庄西部,枣薛支线与京沪铁路相交于薛城。京杭大运河境内航道68.5公里,境内共有港口53个,年吞吐能力达500万吨。邮电通讯已采用现代化的光缆、微波和数字程控交换设施,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4.1万门。电力拥有坑口发电厂10座装机总容量186万千瓦,年发电量150多亿度。城市供水、供气、供热配套设施齐全。现代化的购物中心、星级宾馆涉外服务功能日臻完善。
第三节  生态市建设的制约因素
一、生态承载力不足,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一)生物资源匮乏
经生态足迹分析表明,枣庄市的生态赤字高达1.24ha2/人,生态赤字主要表现为耕地与林地面积的欠缺,主要原因为:
    1、耕地面积不足
受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影响,枣庄市的农用耕地持续减少,目前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6公顷。由于枣庄市范围内人类耕作历史久远,尚未开发的适宜耕作土地几乎已不存在。因此,枣庄市的耕地面积不足问题应主要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外部输入来解决。
2、林木质量差
枣庄市的现状森林覆盖率为26.5%,除少数地区的植被生长状态较好之外,多数地区的林地以中幼林为主,林分质量差,效益低,致使均衡因子低,可提供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少。
(二)水资源承载力较弱
    枣庄市是北方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92.8m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7%左右,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已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排污量的不断增加,水质污染,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其他水环境问题。
    (三)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严重
 (1)微度侵蚀面积1928.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2.4%;
(2)轻度侵蚀面积1221.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6.9%;
(3)中度侵蚀面积651.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4.3%;
(4)强度侵蚀面积397.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7%;
(5)极强度侵蚀面积256.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6%;
(6)剧烈侵蚀面积93.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1%。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竞争能力不强
    煤炭、水泥以及石膏等行业在枣庄市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和支柱产业的地位。    由于支柱产业结构单一,加上煤炭、水泥、石膏等行业本身条件所限,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三、环境污染严重,防治任务艰巨
作为资源开发型城市,枣庄市面临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压力远比其它城市为大。工业生产特别是造纸、化工、煤炭、水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最为突出,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石、废水、废气对土壤、空气和水体造成了较严重的污染,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主要河流水质均超过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大中型水库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任务较重,距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质保证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
四、城矿关系不顺
    由于历史和体制方面的原因,枣庄市政府和城市中煤炭、水泥等行业企业,特别是煤炭业之间的关系有待理顺。枣庄市既是城市、又是煤炭业工业基地,既承担一般城市经济社会的综合服务功能,又承担发展工业的产业支柱功能。地方财政力量薄弱,市政建设欠账过多,城市功能发育不全,对煤炭城市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五、人口密度大、整体文化素质偏低
    目前枣庄市的人口密度已达796人/平方公里,过高的人口密度不仅导致了人均资源占有量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对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等构成了巨大压力。同时,人口整体文化素质偏低,每万人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和科技人员数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民基础文化水平不高,人才匮缺,也是制约枣庄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因素之一。

第四章    生态功能分区

生态功能区划是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其要点是以正确认识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生态问题性质及产生的根源为基础,以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目的,依据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不同,生态敏感性的差异和人类活动影响程度,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它是研究和编制区域生态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
在参考各种专业地图、文献资料和统计资料对区域各种生态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以各个区划要素或各个部门综合的区划(气候区划、地貌区划、植被区划、土壤区划、农业区划、林业区划、综合自然区划、生态地域区划、生态敏感性区划、生态服务功能区划等)图为基础,通过空间叠置,以相重合的界限或平均位置作为新区划的界限。综合分析确定并选取反映生态环境功能地域分异主导因素的标志或指标,作为划分区域界限的依据。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编制景观类型图,在此基础上,按照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及其组合,在不同尺度上划分景观区域。不同的景观区域其生态要素的组合、生态过程及人类干扰是有差别的,因而反映着不同的环境特征。枣庄市生态功能区分为:低山丘陵生态农业与生态恢复区、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区、平原生态农牧业区、滨湖沿运生态农业与湿地保护区。
枣庄市生态功能区划图见附图1。
第五章   生态市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

第一节  循环经济型产业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科学规划,可以达到各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能源和物质的循环利用。形成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合理、技术与产品创新能力强、国内市场占有率高的循环型、网络型、服务型和进化型的高效持续生态经济体系,把枣庄市基本建成循环经济型城市,促进城乡生态环境向净化、绿化、美化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演变。
一、生态型农、林、牧、渔业
按照总体协调、循环发展、再生利用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以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为基础,以提高生态效益为中心,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为支持,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农、林、牧、渔业。
(一)生态农业建设的目标任务
1、目标、任务
目标:经过15年的努力,到2018年,在全市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大农业经济体系,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综合竞争能力、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达到全省较发达地市水平;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全省较先进水平,生态复合系统保持良性循环,可再生能源不断增值;农民文明程度、综合素质达到较高水平,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任务:通过实施大规模的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建立具有枣庄特色的生态农业生产体系;大力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教育,加快产业化、信息化、生态化进程,努力建设具有农业现代化标准和环境优美的农村人居环境。
(二)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布局与区域划分
1、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布局
遵循非均衡发展规律,以乡、村为基本单元,根据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生态农业建设区域,以此为重点,搞好突破,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不断带动经济总量扩大和发展水平提高。
2、生态农业建设经济区域划分
根据枣庄市资源、环境和经济地域差异及自然状况,将全市划分为五种类型的生态农业经济区。
(1)平原林网立体种植生态农业区
 (2)山区立体开发生态农业区
 (3)低山丘陵生态农业区
 (4)滨湖沿运地区水体、林、粮、渔等立体开发生态农业区
 (5)庭院、园林生态农业区
在五种生态农业经济区域中,可根据当地地理和资源条件优势,重点推广以下八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即“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平原农村复合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畜牧业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配套技术;设施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观光生态农业及配套技术。
(三)生态农业建设重点
改组改造传统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优化提高龙头支柱产业,高起点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进行精准农业工程、农业产业化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程、生态农业旅游工程六大工程建设。
(四)生态大农业与二、三产业循环链接体系构建
1、生态大农业建设与旅游循环链接
以峄城区万亩石榴园、山亭区洪门葡萄等为依托,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以山亭区抱犊崮、熊耳山大裂谷、坛山森林公园、木石省级森林公园等为依托,重点发展森林旅游、度假旅游和观光旅游;以微山湖、运河等水产养殖资源为依托,开展观荷、湿地风光旅游;以市、区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依托,发展农业科技观光旅游等。枣庄市生态农业建设与旅游业链接工程见图5-1。

 


                                  

图5-1  生态农业建设与旅游业链接示意图

2、食品加工与有机农业链接
把农业新产品的生产与食品加工贸易结合起来,加强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特别要加强农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建设,同时,将农产品加工过程产生的副产品用于生产有机肥或饲料,回用于有机农业或养殖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加有机农业和养殖业健康发展的潜力。相关链接示意见图5-2、图5-3。


图5-2   食品加工业与有机农业建立链接示意图


二、生态工业
1、培植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构筑枣庄市循环经济发展框架
以煤电化工为主导,以环保产业为后备,强化煤炭、建材、机械电子、造纸、农产品深加工六大支柱,拉长煤及煤化工和精细化工、机电系列、纺织系列、建材系列、造纸及纸制品、农产品深加工六大产业链。
2、构筑主导产业引导下的物质循环和能源梯级利用体系
在枣庄市现有的工业企业中推行清洁生产审计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减少企业本身原辅材料、资源、能源需求和废物排放,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创建废水“零排放”企业;引进关键联接技术,加强废水、固废、废热等在企业和产业间的交换,形成工业生态链网,建立循环经济型企业,为枣庄生态工业发展提供资源、能源保障和环境容量。
3、构筑全市工业的区域合作和竞争机制,降低资源和能量消耗
枣庄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是集中力量建设枣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枣庄经济技术开发区、鲁化高科技园区、枣矿集团工业园、十电工业园,枣薛经济带和沿运经济带,三大基地(煤化工、建材、能源)建设。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市高新技术向区(市)和周边地区辐射、延伸和转移,在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同时,以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区(市)工业园的发展,加大对枣薛和沿运经济带两条产业聚集带的培植力度,继续实施三大基地建设,并将它们纳入到生态大工业发展范围内,以此作为循环经济实施的主要载体和规划对象。
三、发展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第三产业
 (一)旅游业
为促进枣庄市旅游业发展,将枣庄市分成六大旅游区,并按规划年限分步实施旅游业发展规划。
1、六大旅游区划分
(1)城市旅游中心区
包括枣庄市市中区、薛城区大部和新城区,并以新城区为核心。
根据该区旅游资源相对较少,有较大吸引力的景点不多,但具有区位条件优越(位于枣庄市中部),交通便捷(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南北向穿越、并有铁路支线和密集的公路网)的特点,该区应逐步发展为整个枣庄市的旅游地集散中心,并以完善和构建城市游憩系统、发展城市旅游作为当前和未来的主要任务。
(2)运河文化旅游区
以台儿庄区古运河码头为核心,包括其周边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李宗仁史料馆、月河公园、清真寺及运河沿线等景点。
(3)古文化旅游区
以墨子文化为主体(包括墨子纪念馆、墨子故里),包括滕州博物馆、汉画像博物馆、薛国故城、王学仲艺术馆、毛遂墓、孟尝君墓等景点。
(4)山地森林自然观光旅游区
主要是枣庄市东北部山区,包括山亭区和滕州市东部,区内旅游资源包括抱犊崮、熊耳山大裂谷、莲青山、洪门葡萄村、岩马湖等。这是一个跨行政区的区域,包括山亭区和滕州市的一部分。
(5)微山湖红荷旅游区
包括滕州市西部沿微山湖南北向的狭长区域(30公里湖岸线)。该区域基本处于原生状态,尚未作任何形式的旅游开发,但由于其是一种特殊的湿地地貌,保存完好,因而具备很大的开发价值与潜力,开发定位为生态观光、休闲旅游。
(6)人文生态旅游区
主要是峄城区的北部,主要包括以近10万亩榴园和青檀寺为主体的旅游区域。该区域已发展为枣庄市的主要旅游区,代表着枣庄市的旅游形象,但景点规模不大,而且服务设施落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开发定位为观光、休闲和宗教旅游。
2、旅游资源组合
     ①观光旅游
     ②乡村旅游
     ③休闲度假
     ④生态旅游
     ⑤城市旅游
3、旅游资源的保护
在旅游开发中,要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把发展旅游作为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的手段。
(二) 有利于生态建设的综合运输体系
    近期规划总体布局是以发展公路、运河运输为主,铁路、航空为辅,形成“三纵三横一连一环”交通大通道和一个中心,七个衔接点的公路、水路、铁路、航空四种运输方式互相衔接,协调发展,布局合理,内外通达的综合运输网体系。
    “三纵”,即南北三条通道,即:由京沪铁路和拟建京沪高速铁路、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主干线和京杭运河南四湖段,店(子)至韩(庄)公路枣庄段主干线和枣(园)至徐(州)公路枣庄段主干线组成。
“三横”即东西三条通道,由济(宁)微(山)线和北(庄)留(庄)线枣庄段主干线、枣(庄)曹(县)线、枣(庄)薛(城)复线一级路和国道206线枣庄段及前(王)薛(城)公路段组成。
“一连”即市域内一条高等级公路连接线:由滕州(京沪高速铁路市域内北车站及京福高速公路出口)经木石、西集、枣庄、峄城、金陵寺至京沪高速铁路市域内南车站及京福高速公路出口处的高等级公路。
“一环”,即市中区一条高等级公路环线:环绕市中区经齐村、渴口、孟庄、郭里集、西王庄、永安、黄庄的高等级公路。
“一个中心”,即一个交通运输信息组织中心,建于枣庄市政府驻地。
“七个衔接点”,即不同运输方式间客货流快速转换处:滕州市公路铁路衔接点;薛城公路铁路衔接点;台儿庄公路、水路、铁路衔接点;陶官公路、铁路衔接点;滕州港公路、水路衔接点;薛城港公路、水路衔接点;永安公路、航空衔接点。
(三)信息行业
1、企业与社区的信息中心建设
  枣庄市要逐步建立企业间的联网,提高研究开发、生产管理、商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综合信息管理水平,使企业间能够准确、详尽地了解彼此的物流、能流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和交换。企业通过与社区之间建立信息交流中心,使最终用户能在复杂的消费网络中了解物质、能量的产生和消费的所有信息,包括原料、生产过程的资料消耗等信息,以便用户能充分考虑原料的绿色水平和支付意愿。
2、行业或小区信息分中心和枣庄市信息中心建设
 枣庄的煤炭、造纸、纺织、建材、机械电子、食品行业都要建设行业信息中心,这些信息中心应适时公布各行业内部的企业产品、废物、资源、能源利用情况。将外界的需求信息搜集反馈给企业;枣庄市信息中心则负责各行业总体情况的信息输送。
3、枣庄市信息高速公路建设
 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在工业化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业化水平,在信息化过程中,加强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农业、能源、交通、建筑业、制造业等领域信息化建设,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同时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人口统计、养老保险、劳动就业、社会安全、、户籍管理、计划生育和社区管理,建成功能齐全、规范透明的社会保障信息网络与服务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4、信息安全
加强密码、计算机网络安全保护、信息安全和监控、数字化业务安全防护等技术的推广应用。
 5、信息系统的升级与维护
由于信息产业的更新速度快,信息共享系统的硬件与软件需要及时升级、维护和更新,以保证其高效运转。
第二节  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
    一、水资源
    坚持开源节流与保护并重的方针,切实保护水资源,按照优先利用地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科学引用客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鼓励使用中水、劣质水的原则,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合理安排工业、农业、生态等用水需求,做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创建节水型社会。
    (一)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1、调水
按照《21世纪初期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的要求,为实现枣庄市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到2010年,需调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量为0.90亿m3。
    2、地表水资源开发
规划到2005年,建设马河水库,可增加供水1500万m3;在十字河上建设塘坝、拦河闸等可增加向农业供水600万m3;配套峄城大沙河泥沟红旗闸,可增加向农业供水1500万m3。到2013年,进一步提高薛城沙河拦蓄水平,通过橡胶坝建设增加供水500万m3;在十字河中游建设橡胶坝,可增加供水500万m3。到2013年以后,拟投资9.8亿元在十字河上游建设庄里水库,兴利库容10400万m3;投资2.5亿元在十字河支流建设两河岔水库,兴利库容1450万m3。2007年前,拟建设回灌补源橡胶坝七座;2013年前,扩建周村水库,增加蓄水量1020万m3。
    3、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2005年,拟在金河水源地建设枣庄新城区城市供水地下水源工程;在羊庄水源地建设滕州市供水水源工程。2010年枣庄拟在羊庄水源地建设枣庄新城区供水工程。
全市农村通过机井建设,2005年前,增加可供水量约900万m3;2013年前,增加可供水量1000万m3/a;2013年后,增加可供水量100万m3/a。
    4、劣质水资源开发
    城市污水或矿井排水经处理后作为一种再生资源回用于工业、农业、景观、杂用等方面,是缓解枣庄市淡水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
    (1)农田灌溉
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只需再经过简单的过滤即可用于灌溉农田,其环境卫生和农产品的卫生学状况均良好。
    (2)用作工业用水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处理出水,根据用途的不同可直接地或再经过进一步处理达到更高的水质后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如用做冷却水,熄焦、熄炉渣用水,灰渣水力输送用水;工厂绿地浇洒,地面、设备、车辆冲洗、消防用水等。
    (3)回用作市政用水
目前已建设完成了枣庄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回用管网,年回用规模为1830万m3。规划到2005年,建设滕州、薛城污水处理厂回用管网,使全市污水处理回用规模达到2920万m3;规划2013年,建设山亭、峄城和台儿庄污水处理厂回用管网,扩建枣庄市污水处理厂回用规模;扩建薛城区污水处理厂回用管网和滕州市污水处理厂回用管网。
    5、雨洪水利用
    (1)城市雨洪水利用
    包括利用路面收集雨水,或建可渗式路面以减少径流系数;利用屋顶集水、蓄水;对新建车场、广场采用透水材料铺装,增加入渗量;利用绿地草坪(平或低于地面)滞蓄雨水等。
    (2)山区雨洪水利用
    包括修建蓄水池、水窖,增加汛期洪水拦蓄能力;利用废井、废矿、坑塘进行雨洪水回灌补源,增加入渗量补给地下水;搞好小流域治理及水土保持工作;兴建小型拦河闸坝及引水设施,拦蓄地表水,增加河网入渗;利用田面蓄水入渗等。
    (3)平原区雨洪水利用
平原区以利用水池、拦河闸、田面、屋顶等拦蓄降雨径流、增加地下渗漏为主要措施。
6、回灌补源工程
规划到2005年,对峄城大沙河郭里集支流西花沟橡胶坝配套系统,回灌东王庄水源地,库容28万m3,年回灌地下水约600万m3;建设峄城大沙河税郭支流杨楼橡胶坝及回灌系统,回灌东王庄水源地,库容11万m3,年回灌地下水400万m3,在峄城大沙河齐村支流上,兴建大洼橡胶坝,回灌十里泉水源地,库容15万m3,年回灌地下水约400万m3。
规划到2013年,在薛城沙河刘河口村和匡山头村各建设橡胶坝一座,库容分别为11万m3、12万m3,并配套回灌干支渠系统,回灌清凉泉水源地,年回灌量均为200万m3;在十字河干流韩山村和东薛河村建设两座橡胶坝,回灌羊庄水源地,库容分别为40万m3、60万m3,年回灌分别为600万m3、1200万m3。
规划2018年前,建设水窖、蓄水池10000个,增加蓄水量50万m3。
    (二)创建节水型社会
    1、创建工业节水型企业
(1)加强企业用水管理
    (2)通过工艺改革来节约用水
    ①通过工艺改革使生产主要过程中少用水或不用水。
②通过工艺改革使生产洗涤过程中少用水。
③通过对冷却用水的管理来节水。
④一水多用,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⑤加强水平衡测试工作。
    2、创建节水型城市
    一是提倡“节流优先”,大力开发和推广节水器具和节水的工业生产技术,创建节水型工业和节水型城市,力争将工业万元产值新鲜水消耗量和城市人均综合需水量分别控制在8m3/万元和60m3/年以内。
二是提倡节水型的城乡现代生活方式。首先要对家庭生活用水实行限额。其次,城市人造景观应适当采用干旱化景色代替耗水量较大的草坪。
三是推进分质供水和中水回用设施建设。住宅小区的建设要由房产物业管理公司直接设计分质供水系统,使分质供水管道与小区规划建设同步进行。对已建成小区则根据小区的现实情况,加紧供水系统的改造,逐步实现分质供水。
四是发展分散处理和集中处理相结合的中水系统。市内的生活小区、宾馆、酒店、娱乐场所以及其人口密集的建筑群实行分散处理,就地回用的中水系统,回用剩余部分排入城市污水管道。到2013年,所有宾馆、酒店等娱乐场强制实现中水回用,20%的小区实现中水回用,到2013年,50%的小区实现中水回用,到2018年,70%以上的小区要建成中水回用设施。污水处理二级处理出水,在经深度处理后供给工业企业用于生产或用于绿化、生活杂用等。
    3、节水型农业
      ①灌溉农业:节水灌溉建设的重点应放在渠灌区,渠灌区推行井渠结合的灌溉方式。在渠灌区内打井,以渠补源,以井保丰,不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而且可以控制灌区的地下水位,防治灌区的次生盐碱化。
    节水灌溉技术应以改进地面灌溉为主,有条件地发展喷灌和滴灌。要十分重视农业节水技术。通过节水的轮作制度,节水灌溉制度与管理制度,抗旱高产优质品种的耕作栽培、培肥施肥和化控技术等节水农业措施,减少土壤蒸发量和作物蒸腾量,真正做到节约水资源量。
    ②旱地农业:发展旱地农业除采取传统的改土培肥、抗旱保墒、地膜与秸秆覆盖等常规农业技术措施外,还要采取以下措施:充分利用雨水集蓄节灌等现代旱地农业技术;进行以坡改梯为重点的基本农田建设,并通过各种措施,降低无效蒸发,提高土壤有机质,建设土壤水库,增加贮水;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特征和当地水资源条件,合理调整作物布局,优化种植结构,选育高产节水优良品种;研究以化学制剂改善作物或土壤状况,开展化学调控节水。
   (三)理顺水资源价格体系,建立新型管理机制
    1、水务管理体制的改革
    清晰界定城市水务局的职责,做到“政(府)事(业)分开、政企分开”,预防水务腐败的体制“温床”。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降低城市水务市场的垄断性。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进入城市水务行业。
    2、理顺水行业价格体系
实行“居民用水、保本微利,其它用水、合理计价”,是目前推行节水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
    3、城市供水企业要成为创建节水型社会的生力军
供水企业要降低水损耗,就要提高和加大包括企业管理、工艺及技术改造、管网更新改造、查漏等一系列的工作力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损耗。
二、矿产资源
    根据保持矿产资源开采总量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和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的原则,规划期内,允许开采煤炭、铁矿、铝土矿、优质玻璃钢硅质原料等矿产;限制开采石膏、水泥用灰岩、高硫高灰煤、饰面用花岗岩等矿产。
    (一)开发利用总量调控
    1、煤:实施生产布局战略西移,重点开发滕州煤田,限制、关闭布局不合理、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煤矿。到2005年,境内煤炭产量控制在2200万吨。
    2、铁矿:保持现有生产能力和产量;同时鼓励开采低品位沉积变质型铁矿。
    3、水泥用灰岩:严格控制矿山数量、产量及开采规模,适当限制开采,2005年控制产量3600万吨,矿山数压减20%。
    4、石膏: 2005年规划产量200万吨,矿山数压减20%以上。
    5、玻璃硅质原料:加快硅砂生产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新的玻璃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比重。2005年争取硅砂产量达到2万吨。
    6、建筑用石料(包括花岗石、大理石、石灰岩等):适当控制开采量。不符合规划的各类矿山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满后,不再予以办理延续登记。
    7、砖瓦用粘土、建筑用矿:鼓励利用页岩、煤矸石、灰砂生产砖瓦和新型墙体材料,逐渐代替粘土烧制砖、瓦,到2005年,全部关闭在农田、耕地中烧砖的企业。河道采砂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控制开采地砂,严防采砂毁田。
    (二)矿业经济布局
    1、枣庄西部煤炭、煤电、煤化工矿业经济区
以滕州、陶枣、官桥、韩台煤田煤炭资源优势为基础,以煤炭资源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采用高新技术,加快煤炭延续产品开发,大力发展二次能源和煤化工新兴产品。
2、枣庄北部建材(水泥、花岗岩)矿业经济区
依托丰富的花岗岩和石灰岩资源,引导现有矿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开发高附加值水泥以及高档次花岗岩装饰材料,充分利用我市及周边地区丰富、优质的硅砂原料,重点扶持滕州平板玻璃总厂215万标准重量箱浮法玻璃生产线改造项目,建成鲁南地区浮法玻璃生产基地。形成资源开发与建材生产、加工为一体的矿业经济区。
3、枣庄南部建材(水泥、石膏)矿业经济区
大力发展新型建材加工业,鼓励开发石膏新型深加工产品,建成台儿庄与峄城石膏新型建材生产加工基地。重点发展安厦、台儿庄水泥公司、榴园水泥公司新型干法回转窑水泥生产线,开发低碱水泥和特种水泥,形成资源开发与建材生产、加工为一体的矿业经济区。
 (三)开发规划分区
根据枣庄市矿产资源赋存规律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与区域经济相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共划定矿产限制开采区3个;禁止开采区38个,其中地质遗迹和自然保护区14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个。
(四)优化矿业结构
1、调整矿山规模结构
对不符合最低开采规模要求的小型矿山企业,加快改组、改制和资产重组,形成规模经营。对不符合生产条件、生产能力过小、破坏浪费矿产资源、污染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矿山依法予以关闭。
2、优化采、选结构
以改造提高传统产业的关键技术为中心,加大科技创新,围绕矿产资源的采、选及加工着力研究提高传统产业技术水平的新工艺、新技术、淘汰落后工艺。关闭10万吨/年以下的立窑水泥生产线。力争到2005年全市采、选结构基本合理配套。
3、调整产品与技术结构
重点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共性、配套、关联度大的技术和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高附加值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增加矿产精深加工产品和生产能力。能源矿产重点研究煤化工技术和能量储存与转换技术,改善煤化工产品产业链。优势非金属矿产(石膏、石灰岩、白云岩等),应按照现代无机新材料科学的发展,向深加工超纯提取、超细粉碎、表面处理、复合材料等方向发展,以提高非金属矿产及制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培养自主知识产权,提高非金属矿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4、新建矿山准入条件
为优化矿业结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对设立新建矿山企业除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外,还必须具备资质条件、资源条件、规模条件、技术经济条件、生态环境保护条件、规划分区条件。
(五)提高资源利用率
提高矿山开采回采率。加大监管力度,完善“三率”考核体系,重点加强乡镇集体矿山的考核。石膏矿开采要积极推广房柱式一崩落采矿法,同时开展开采多层石膏技术研究;煤矿要继续提高开采回采率,解决“三下”煤的开采问题。
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鼓励煤矿企业综合利用与煤共(伴)生的高岭土、耐火粘土、硫铁矿等矿产。到2005年综合利用共(伴)生矿产的矿山数达到60%,回收率平均提高2~3个百分点。
三、土地资源
(一)坚持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切实保护耕地
一是严格按规划用地,坚持法律规定的规划管理制度;二是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坚持基本农田保护不动摇;三是严格监督建设占用耕地“占一补一”法定义务的落实,坚持耕地保有量不减少的目标要求;四是严格执法监督,坚持对严重违反土地法规的责任人绳之以法。
(二)加强土地整理、开发和复垦
1、土地整理区。 (1)村庄整理分区。将人均用地调整到允许范围内;整理村内打谷场占地;搞好村庄规划,规定村庄范围,提高综合效益;搞好旧村改造,充分利用村内空闲地,逐步将人口少、交通不便的村庄迁居移到中心村及集镇。规划期内,通过村庄土地整理2300公顷,提供各项建设用地715公顷。 (2)城镇建设用地整理挖潜区。加强旧城改造,充分利用城内空闲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调整城市内部用地结构,降低人均用地指标,增加绿地和市政、公共设施用地。 (3)农田整理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通过林网建设,优化生态环境。培肥地力,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农田质量,提高得产效益。增加资金投入,保障农田整理规划的实施。规划期内(2018年)改造中低产田18.20万公顷,增加有效耕地面积910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000公顷。
2、土地复垦区。(1)塌陷地复垦分区,主要分布在官桥煤田、滕南煤田、陶庄煤田及底阁石膏矿区。治理措施以工程措施为主,土地复垦利用以耕地为主,综合开发。规划期内复垦治理6000公顷。 (2)工矿废弃综合复垦治理分区。主要为砖瓦窑厂占地及工矿废弃地,通过工程措施,平整土地,配套农业生产设施,利用方向以耕地和水产养殖为主,治理面积为1260公顷。
3、土地开发区。主要分在我市东北部低山丘陵区、南部黄丘山区、中部丘陵地带及南部韩庄运河、北部荆河、北沙河等流域内。 (1)荒山、荒土地开发区。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改善生态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收入,规划期内开发林地18000公顷、园地1000公顷、耕地2350公顷。(2)滩涂开发区。该区土地多位于河流的河床与河堤之间,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质地为砂壤,适宜农作物生长。通过近年防洪工程建设及河流改造,多数滩涂已达到一年二收的标准。规划期内开发利用滩涂1000公顷,全部为耕地。
(三)提高土地配置的优化程度
今后,除重点工程和大型水利设施外,建设占用土地,主要是依靠现有建设用地易位(改变位置)、易用(改变用途)、易主(改变使用者)的优化配置来供应。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供应总量和供应渠道,新增建设用地将付出更高的成本。建设用地市场将更加发育和规范。农村建设用地集聚、城市建设用地的再开发,土地整理将成为耕地补充的主要措施。在建设用地指标管理上,并尽可能压缩新增建设占用耕地的指标,实行鼓励盘活原有建设用地和整理土地的措施:包括原建设用地复垦成耕地、土地整理增加耕地,都可以置换、折抵用地指标的政策;为了鼓励建新拆旧,可以实行周转用地指标和折抵地价的政策;鼓励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的集体存量建设用地依法流转的政策。
(四)进一步重视土地产权制度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土地产权制度也将进一步发展,产权内容将进一步丰富。严格限制土地征用范围,补偿将趋向于按市价货币补偿或入股的形式。进一步完善土地登记制度,完善地价体系建设,使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更加有效。
四、生物资源
(一)科学制定野生物种持续利用规划和计划
各级政府要根据野生生物持续利用者要承担物种和生境的监测、发放许可证,并对规划和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审查,生物资源利用者要承担物种和生境的监测、执法和行政管理的重要费用。只有这样,才能将野生物种的持续利用纳入经济发展计划。
(二)适度开发自然保护区,并尽快建成持续利用的示范性样板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在实验区进行资源的适度开发,并遵循下列原则:一是资源的适度开发利用应严格限制在实验区范围内;二是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经过可行性研究和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价并严格审批;三是开发利用的资源应以当地储量比较丰富的、非国家重点保护的资源为主,并控制在一定的数量范围内,;四是旅游活动的开展应控制一定的客流量,并加强旅游管理和防火工作;五是加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并考虑市场的前景;六是逐渐实行资源的有偿使用;七是必须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以便控制和引导,使其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积极引进、开发和推广生物多样性持续利用技术,并列入各部门科技工作计划
应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和推广利用已有的成果和技术,开发研究适合本地区特点的生物多样性持续利用技术。各有关部门要把生物多样性持续利用技术的推广列入本部门科技工作计划,加强组织管理,保证经费支持,及时总结经验和交流,长期坚持,长抓不懈。
(四)加强生物多样性基础研究,加快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技术开发与应用
利用抱犊崮国家级森林公园和省级风景名胜区的地位,加强科研工作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争取国际组织和有关学术团体在科研经费方面的资助,同时引进国外科研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捉进枣庄市生物多样性科研工作的深入。
(五)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合理采伐
在制定开发利用森林的各种经营措施时,必须考虑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不断提高森林的生物生产力,以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此,悬崖陡壁上的林木绝对禁止采伐,山顶部分的树木,也不应采伐。
    五、清洁能源
由于枣庄是一个以煤炭资源开发,综合利用为主的资源型城市,煤炭资源的大量消费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了保证枣庄市能源供应的可持续性,调整能源供应方式,实施“合成气城市”战略,是枣庄市的一个战略选择。
实施合成气城市发展战略重点项目应瞄准“洁净煤及深加工应用”技术发展动态,进行分阶段准备工作。
要组织开展“煤变油”技术极其应用的调研,并同美国、南非等国外企业加强技术交流和商务洽谈。基于南非SASOL公司的煤合成油的技术和设备,利用枣庄掌握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煤气化工艺,降低煤制油产品的生产成本。
基于枣庄三大煤田,可采用我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气化炉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和SASOL合成技术相结合,合成柴油和汽油。建设装置生产能力为年产40万吨柴油、160万吨汽油项目,总投资140亿元人民币。因此该项目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
第三节   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
一、国土绿化
(一)林业生态建设
1、生态经济区域划分
 (1)东北部低山丘陵区资源保护与旅游产业生态经济区
本区位于枣庄东北部,属于泰沂山脉西南麓,淮河流域运河水系。地貌以山地为主,河流水系呈放射状分布,森林动植物种类繁多,生物多样性复杂,森林群落的层次结构明显。有1处自然保护区,即抱犊崮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2)南部低洼沿运生态经济区
本区位于枣庄市最南部,主要为韩庄运河及其支流的分布区域。地下水位高,地表水径流不畅,排水条件差。地貌类型为平原洼地,生物多样性较为贫乏,自然林区基本没有,多分布人工速生丰产林。
 (3)西北部湿地保护生态经济区
本区位于枣庄市西北部,地势平坦,起伏小,海拔基本在100m以下,东部为海拔50m的山前平原,西部为湖滨洼地和湖区。
2、建设不同类型的生态示范区
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分期推进的原则,在建设和提高现有市级生态示范区的同时,加强生态乡镇及生态村建设,建设一批全国林业生态环境十佳村。
(二)水土保持
1、治理标准
(1)河道治理标准为5年一遇除涝,20年一遇防洪。
(2)梯田设计标准按1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设计。
(3)塘坝工程按2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设计,50年一遇校核。
2、建设计划
全市以大峪小流域、甘泉寺小流域、佟庄小流域等12个小流域为重点,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山、水、村、田、路”综合治理。至2005年,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2.7平方公里,建设水平梯田7.13万亩,种植水保林6.074万亩,经济林13.662万亩;修环山路195公里;建设塘坝84座。2006年至2010年,全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60平方公里,建设水平梯田15.5万亩,种植水保林18.91万亩,经济林22.61万亩;修环山路630公里;建设塘坝280座。2011年至2020年,全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52.3平方公里,建设水平梯田26.4万亩,种植水保林26.7万亩,经济林34.1万亩;修环山路1570公里;建设塘坝760座。上述工程措施总投资约1亿元,涵养水源3499万立方米,比现状年增加可供水量545万立方米。
二、矿区生态恢复与重建
(一)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1、总体要求
初步建立、健全枣庄市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完善监测质量控制体系,提高监测、科研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完善矿山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络。有效遏制矿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
2、在建、生产和闭坑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
加强对现有矿山企业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审查与管理力度,逐步关闭、限制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矿山。矿山企业必须依法履行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等义务。
3、新改扩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
新建改扩建矿山项目审批时必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准入条件,严格审批发证关,防止或避免因不合理的批建而造成新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实行“矿山生态环境一票否决制”,禁止新改扩建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恢复利用的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采项目。
4、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重点矿区和示范区
重点做好煤矿、石膏、铁矿塌陷地的土地复垦;煤矸石、尾矿及矿山废水的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著名风景旅游区以及主要交通沿线两侧露天采场的治理整顿。
(二)矿区塌陷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示范
加快老矿区地面塌陷综合整治与复垦工作,逐步解决老矿区地面塌陷问题。按照“谁开采,谁复垦”的原则,对新产生的矿区地面塌陷及时进行恢复治理。
1、矸石充填建筑复垦
    矸石回填地基,经分层振压、碾压处理或强夯处理后,其地基承载力满足一般建筑工程的地基要求。
    新填矸石不宜作为优质农田的耕作层,充填的矸石主要作为承托层,其复土厚度一般应为0.5m左右,若矸石含有较多硫铁矿等有害物质量时,复土厚度还应加大,当栽植较大树木时应在坑内培土。
    2、挖深填浅
矿井地表塌陷深度在3.5m范围内,地表一般不会产生积水现象,在这种状态下,农业耕地基本上能够正常使用。但为了更多的利用浅塌陷区的土地,可采用挖深填浅的方法进行整治,即将塌陷深度较大的地段的土壤在积水之前转移到塌陷较浅的地区,以减少塌陷面积,最大限度地保护土地,并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5、发展水产养殖业
    对于短时期内不能回填造陆的塌陷区水域,可用于修建鱼塘,把修塘与垫浅相结合,在塌陷区形成积水前,就将塌陷区积水区的土取出筑成鱼塘堤坝,在地表塌陷稳定后,鱼塘可用于发展养殖业,鱼塘边缘周围可以种植水生经济作物。
    三、污染防治
    (一)水污染防治
    1、城市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建设,并增加脱氮、除磷功能。
   到2007年,继续投资2.65亿元,建成污水处理厂4座,扩建污水回用设施1座,形成污水处理能力13.5万m3/日,回用能力5万m3/日,共可削减COD1.2万吨/年,削减NH3-N690吨/年。
到2013年,继续投资1.34亿元,新建污水处理厂1座,扩建污水处理厂1座,新建污水回用设施1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万m3/日,回用能力2万m3/日,共可削减COD0.27万吨/年,削减NH3-N240吨/年。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严把建设项目立项审批关,确保所有建设项目的审批率和“三同时”验收执行率均达到100%,坚决不让新上项目变成新的超标污染企业,确保新建工业项目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从源头上保证达标排放成果。
    3、实施污染物总量核定制度,推动工业污染源治理再提高。
在流域内实行污染物总量核定制度,分配污染物削减量,制定污染物削减方案和实施计划,限期实行;工业污染源实施深度处理及再提高工程,重点工业污染源实施污水资源化工程。批准新建工业项目废水排放按一级标准控制;南水北调调水干线南四湖和韩庄运河做为输水明渠,不允许直接排污。枣庄市内处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覆盖范围之内的工业污染源,达一级排放标准后一律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实行污水资源化。
    4、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工业布局
    推动工业发展由数量型、资源消耗型的粗放经营方式向质量型、效益型、集约化经营的转变,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同时,大力进行工业布局优化工作,实行污染集中治理。
    5、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审计和ISO14001认证
    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要求,在调水沿线汇水区加大推行清洁生产的力度,从末端治理向过程控制转变,从源头开始控制污染,能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在市(区)的支柱产业中,按资源利用率和污染贡献两个标准,重点选择用水量大及污染重的企业首先实施清洁生产审计。积极引导企业进行ISO14001认证工作。
6、农业面源污染控制
    (1)农用化肥质量保证
    加强对肥料质量、生产和销售监督管理,提高化肥质量,禁用低劣肥料和有污染的工业垃圾、污泥、含病原菌的粪便等,防止肥料的直接污染。
    (2)农田生态培肥技术
    ①增施有机肥,不断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②优化化肥投入结构,推广精准施肥技术。
③推行测土平衡施肥法。
④推广科学的施肥技术。
    ⑤推广轮作、间作、套种技术,扩大各种农作物的间套复种面积(如与豆科作物间作)和互利栽培(如高架菜或高杆作物与食用菌间作、棉蒜间作等)。
    (3)化学农药污染控制技术
    ①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利用生物农药、利用害虫天敌防治病虫害很有效,要加强对这些天敌资源的保护、繁育和应用工作,争取使枣庄市流域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的60%以上采用天敌或生物农药。
②采用农艺措施和生物多样性防治技术。综合运用育种、栽培、耕作、施肥等农艺手段,调控农田生态环境,防治病虫草的危害。
③积极发掘和使用植物性农药。大蒜、烟草、苦楝、苦参、蓖麻、山苍子、柳树叶、臭椿、夹竹桃等植物,只需简单加工即可制成无污染的植物农药。
    ④大力推广机械物理防治法。
    (4)农业有机废弃物污染控制方案
    以大中型畜禽养殖场粪便和农作物秸秆污染治理为重点,运用粪便无害化处理、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沼气厌氧发酵等综合工程技术,开发农村新能源和有机肥料、畜禽饲料等,实现残留物多层次循环利用,防止农业生产残留物流失并对水体造成污染。主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①以沼气发酵为主的能源生态工程
    ②有机废弃物饲料化利用生态工程
    ③有机废弃物肥料化利用和食用菌养殖生态工程
    ④有机废弃物的工业利用工程
7、城市垃圾处理厂建设
2005~2010年(除市中区外),其他区(市)均需要建设垃圾处理厂(或综合处理厂、填埋场)。枣庄市城区、滕州市垃圾处理厂建设规模在300~400吨/天为宜,薛城区、峄城区、山亭区、台儿庄区垃圾处理厂规模在100~200吨/天为宜。共投资约3亿元。
8、河流污水资源化及截污导流工程
为解决南水北调工程调水期间排入河流的污水出路,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闲置洼地及废弃河道,建设中水调蓄设施,实现污水就地资源化,非汛期污水不再进入南水北调输水干线(南四湖和韩庄运河)。枣庄市在2007年底需建设7项河流污水资源化及截污导流工程,共投资59863万元,彻底解决污水出路,减少输水干线水质污染的风险,从而确保枣庄市境内南水北调输水干线的水质安全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空气污染防治
    1、加强对污染突出的电力、水泥等重点污染行业的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
    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必须在2004年上半年完成治理任务。位于城市及交通敏感区域的企业要在达标基础上,实施再提高工程,提高排放标准。开展电力企业二氧化硫治理工作,各小热电企业要结合各自的实际采取脱硫措施,2005年底前达标排放。结合技术改造,按照水泥行业生产规模扩大、改中、关小的要求,到2005年,重点解决位于区市驻地城市上风向敏感区域的粉尘污染问题;城市规划建成区内严禁布设新的水泥企业,10万吨水泥生产线禁止上马,到2007年关停10万吨/年以下水泥生产线。取缔位于城区四周的砖瓦窑、石灰窑,禁止新建污染空气的土小企业。
    2、开展清洁能源替代,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以优质煤替代中高硫煤减轻大气污染,对进入城区的燃煤含硫量进行严格限制,同时加大对二氧化硫排污费的征收力度,以促使企业使用含硫量低的燃料并加强治理。
3、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功能。
通过开展全市“五化”工作,加大治理力度,增加基础设施投入,不断提高城市“五化”水平。城区内推广型煤,杜绝原煤散烧;扩大集中供热;完善城区交通道路两侧、居民小区的绿化;增加城市煤气、液化气用户,提高气化率;完成交通道路硬化等工程,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4、加强对城市面源的综合治理
一是加强对城市燃煤锅炉管理。燃煤锅炉按照热网范围内全部替代,热网以外治理提高,1吨/小时以下取缔的原则,加强对市区燃煤锅炉管理。二是加大对城市烧烤、餐饮业油烟的管理力度。三是开展机动车达标工作。结合公安部门年审车辆,要求所有机动车上路必须实现尾气达标。
5、调整烟尘控制区范围,划定城区禁止使用高污染燃料区。
6、加强建筑施工场所的管理,控制城区建筑扬尘的污染。
7、加强冶金、化工企业的粉尘和工艺废气的治理,减轻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8、加强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减少矸石的堆存占地、自燃。
9、实施清洁生产和ISO14000标准认证,广泛采用清洁工艺和清洁能源、清洁原料。
(三)声环境污染防治
完善噪声达标区,加强城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
1、巩固现有噪声达标区成果,全面建设环境噪声达标区,在现有环境噪声达标区的基础上,加大工作管理力度,继续扩大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
2、强化城区内各类环境噪声源的监督管理,确保区域环境噪声达到要求。加强固定噪声源治理。制定建筑噪声管理办法,加强不同施工阶段的噪声管理,控制施工噪声。
3、实施城乡路网改造,不断改善交通状况,实现主要交通干线环境噪声稳定达标。
4、加快城区停车场的建设。
5、加强对城区文化娱乐活动场所的管理,切实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使周围地区的环境噪声符合相应区域的环境噪声标准。
6、调整行车路线,设置禁鸣路段。
扩大外环路通车量,减少进入城区车流量。禁止拖拉机进城,在城市建成区内行驶的各种机动车辆,严禁非特殊情况下鸣笛。强化对禁鸣路段的管理,在环境噪声达标区内进一步增设禁鸣路段,扩大禁鸣区域范围。
7、加强公共场所环境噪声监督管理,禁止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和城市建成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以及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喇叭或其他高噪声音响器材,公安机关应严格控制因特殊情况的使用。
8、加强环境噪声的污染监察,尤其是建成区内建筑施工噪声的管理,控制噪声扰民现象。对城区建筑施工噪声源进行申报登记,对超标噪声源,责成其限期治理。
(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1、建设全市固体废物管理网络,完善回收利用和交换系统,加快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步伐。
2、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的后续管理,不断提高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水平。
3、严格执行危险废物产生、交换和转移管理制度,严禁危险废物排放和擅自处置。建设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程(2005年建设规模8吨/天工程的医疗废物处理,投资1700万元)。
4、城市农村、生活垃圾要逐步实行分类收集,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
(一)将生物资源的保护纳入当地国民经济计划
制定生物资源的保护政策,采取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林业经营措施、有利于农作物栽培物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农业保护措施。采取降低对生物资源需求的政策,审查生物资源的消耗,以提高对当地消耗与生产平衡的认识;加强旅游旺季的管理,防止游人对生态系统的人为破坏。
(二)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机构
建立一个统一的、有权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机构,成立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和解决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大问题,审定有关方针、政策,协调市(区)法规起草过程,同时监督保护计划的各项执法工作。
(三)编制生物资源保护行动计划
尽快制定生物资源保护规划,在查明生物资源状况,预测资源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区分重点,优选对策,编制一个宏微观兼顾、远近期结合、战略性与经营管理性相统一的生物资源保护规划,并将其列入区域开发整体规划中去。
(四)严格执行野生生物保护法规
应以国家的保护法为准绳,严禁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禁止收购重点保护动物的一切产品。严禁乱采乱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中药种类,违者应予惩处。同时,亦应自觉地遵照国际公约的规定,严禁珍稀、濒危物种的任何产品随意出口,杜绝资源外流。
 (五)加强生物资源保护的宣传与教育
要经常地、广泛地、持久地宣传生物资源保护知识,将生物资源保护工作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第四节   与自然和谐的人居体系建设

一、生态型城市建设
 (一) 生态城市创建策略
1、生态市建设应从3个层面着手:
一是物质层面,即城市中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否齐全,如环境污染的治理、园林绿化、生物多样性等;
二是制度层面,将生态环境建设纳入法规政策系统,这是城市的政策层面、体制层面,是软要素,这要求对现有的城市政策架构进行生态化的改造;
三是文化层面,即市民对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的认可。
这样一种物质、制度、文化的全方位生态化,才能构成真正的生态城市。
2、枣庄市生态建设步骤
枣庄市的生态城市建设应当以新区为中心,兼顾市中区和薛城区,三区一体化建设。新区的建设要把重点放在高起点的生态化城市规划上面,市中区和薛城区的建设重点则应放在对现有城区进行生态化改造方面。建设生态城市从时间跨度上可分"三步走",时间跨度至少要10~15年左右。
3、枣庄市城区生态建设内容
(1)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
  (2)制定行动计划,实施符合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政策。将城市生态化作为今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把这种思想贯彻到当地的发展政策、计划中去,制定城市各领域、各行业生态化发展的战略、步骤、目标等,并确定优先发展领域,加快城市生态化发展步伐,使城市逐步走上生态化发展道路。
  (3)加强生态政策体系。建立适应城区生态化发展的法规政策综合体系,使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律化、制度化,是保证枣庄市各项生态建设战略、政策顺利实施的有效途径。
  (4)设立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职能机构。在市、区、办事处各级政府机构中联合设立综合的、跨部门的生态化发展管理决策机构,组织、协调、监督城市生态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5)重视生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城市生态化发展必须重视增加科技投入,研制、开发生态技术、生态工艺,积极选择“适宜技术”,推广生态产业,保证发展过程低(无)污、低(无)废、低耗,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逐步走上清洁生产、绿色消费之路,是实现城市生态化的基础。
  (6)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枣庄市应加强内部各区市之间以及与外部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建立公平的伙伴关系,技术与资源共享,形成互惠共生的网络系统,并承担发展过程中的相应义务和责任。
    二、生态型社区建设
 (一) 枣庄市生态社区的创建策略
1、组织机构   由枣庄市环保局与精神文明办组成枣庄市“生态社区”创建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生态社区”创建活动进行指导、验收、命名等。
2、创建程序   “生态社区”的创建由全市5区1市城区内所有社区结合自身的情况根据《枣庄市生态社区考核标准》进行,每个城区每年应根据社区条件确定1至2个创建试点(或重点)。
3、创建内容
(1)增加绿化面积。
(2)节约能源措施。 
(3) 新型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措施。
(4)绿色施工措施。
(5)分户计量体制。
(6)全面的节水措施。
(7)垃圾减量化措施。
(8)  居民生态意识培训。
    三、环境优美乡镇建设
 (一) 枣庄市环境优美乡镇的建设策略
1、组织机构
由枣庄市环保局与精神文明办组成枣庄市“环境优美乡镇”创建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进行指导、申报、监督等。
2、创建程序
5区1市各乡镇人民政府向县(市、区)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报市“环境优美乡镇”创建领导小组批复,纳入枣庄市生态示范乡镇创建计划。“环境优美乡镇”试点的选择应当与申报乡镇《2004—2007年枣庄市文明生态村建设规划》指标的完成情况结合起来。试点乡镇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创建实施规划,由市环保局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评审,通过后予以实施。创建实施规划实施后,由市环保局根据《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试行)》(环发[2002]101号)组织验收。市环保局在验收的基础上通过山东省环保局申报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3、创建内容
(1) 建设环境优美乡镇必须实现两种模式转变,一是转变生产模式,二是转变消费模式。要营造一个绿色消费的环境,制定合理的绿色消费政策和规章制度,培育使用环境友好商品的意识与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服务业体系,激发和引导消费环节的变革。
(2) 建设生态型城镇必须构建四个体系:
① 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涉及三大产业,即,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
    ② 城镇基础设施体系。城镇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重点是水系统、能源系统、交通系统和建筑系统。
a、水系统。要积极治理和预防水、旱灾害。要保护好生活饮用水水源,要增强节水意识,建立节水型社会,研究使用好“中水”。要树立“亲水性”意识,建好城镇水网,形成良好的河流景观和滨水环境。
    b、能源系统。要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推行再生能源。
    c、交通系统。在建设小城镇时,还要注意把公路建成生态大道,做到“六个好”。
    d、建筑系统。要采用新型环保建材、新的建筑工艺技术,妥善处理好建筑垃圾。建筑风格要体现地方特色,做到整体性、协调性,适应性。
    ③ 生态环保体系。
a、生态建设。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绿化,小城镇的绿化应当综合考虑、科学规划,对树种结构的选择要做到“五性”:生态性、适地性、经济性、需求性、观赏性。有条件的地方,在小城镇外围还可建设成片森林或森林带。
b、环境污染治理。生态型小城镇要搞雨污分流,对污水的处理要走“大中小微”结合的路子。要高度重视小城镇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通过对垃圾产生源到最终处置各环节的全过程集成管理,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对环境无害、对资源回馈、对经济不增加过度负担。
  c、自然灾害预防。要充分考虑自然灾害因素对城镇建设的影响,在进行城镇规划或筹建重大建设项目前,一定要经过广泛考察和充分论证,避免因选址不当,造成城镇发展屡受自然灾害困扰。
    ④ 社会事业体系。要始终坚持统筹兼顾,更加注重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地区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更加注重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
    上述每一个体系都要按循环经济的理念来建设,四个体系之间又可形成一个整体的循环圈。这个循环圈又可与周边的乡镇形成循环,还可与邻近的城市形成循环。
四、文明生态村建设
 (一) 枣庄市文明生态村建设策略
1、 建设步骤
配合生态市建设的总体要求,枣庄市的文明生态村的建设也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04年底为试点阶段。选择基础条件比较好的村庄作为文明生态村试点进行建设,试点选择应重质不重量,强化示范作用;第二步,2005到2007年为全面创建阶段。以文明生态村建设试点为样板,全面创建文明生态村,期间使全市30%左右的行政村进入文明生态村行列;第三步,2008到2013年为普及阶段,实现全市农村基本建成文明生态村的目标。
2、 建设内容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示范带动、协调推进”的思路,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在创建工作中力求做到“五个坚持”:
(1)坚持统筹规划,协调推进文明生态村创建。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环境,把创建文明生态村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结合起来,放在全市的发展大局中来规划,促进文明生态村创建与经济建设的同步发展。
(2)坚持整体联动,形成创建工作的合力。把创建文明生态村与“三级联创”、“平安枣庄”、村村通油路、农村文明一条街等活动结合起来,坚持统筹安排,整合力量,从多方面推进创建工作的开展。
(3)坚持因地制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从农民群众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着手,组织农民群众从本地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创建模式(如新村建设型、旧村改造型、生态文化型、农业生产型等),改善人居环境。
(4)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把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与深入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等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农民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
(5)坚持多方出力,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同时组织有条件的市、区级文明单位开展帮扶共建,积极鼓励企业、社会捐资助建,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一) 合理规划,完善城市功能
遵循生态规律,从城市环境容量和资源保证能力出发,制定和实施城市生态功能区划,逐步解决城市功能区混杂问题。以枣庄新区兼顾市中区和薛城区作为枣庄市生态市建设的中心区,峄城区城区、台儿庄区、山亭区和滕州市作为二级城市来进行规划建设,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二) 全面整治,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环境法律法规,编制并实施枣庄市各种污染防治规划,全面治理城市水环境污染、大气环境污染、声环境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改善城市整体环境质量。
(三) 尽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枣庄市的基础设施整体来看比较滞后,无论从数量上还是水平上都不能完全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这种状况难以适应工业发展的需求,也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人口进一步集聚,目前的基础设施现状与生态市建设的目标差距较大,需要加大建设力度。
(四) 建立城市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响应系统
对各类污染源,应加强日常监测,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同时应建立城市环境污染应急响应系统,保持应急信息传递及时畅通,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以便对突发环境事故采取及时响应,将事故的环境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六、培育区域循环型社会
(一)优先发展能够增加就业和能够产生再生资源的部门。回收废旧物资缺乏专业化处理体系,缺乏无害化处理的配套设施,存在着二次污染的隐患。政府应该对这些产业进行规范,提供相应的配套技术支持和优惠政策,鼓励形成规模化的配套产业。
(二)以污染大户和重点排污行业为主要控制对象,促进其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强度,控制污染排放。近阶段特别要加强对冶金、化工、食品、造纸等行业的技术标准、消耗和排污的控制,要强制淘汰高消耗的落后技术,推广清洁生产体系。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三)按区域特点确定循环经济发展重点。城市地区应以清洁生产、节约资源和资源再生利用为重点,以新型工业化标准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按清洁生产的标准对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用循环经济的要求建设和改造工业区和开发区;农村地区应以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绿色产品、有机产品为重点,以生态保护和恢复为出发点,结合本地区资源、环境特点,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跨越性发展。
七、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目前,枣庄市的社会保障体系已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2002年全市再就业率达42.4%,城镇登记失业率3.4%;29万名职工参加失业保险,覆盖面为96%;18.09万名企业职工参加了养老保险,覆盖面为98.9%;26万名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市共有36610名城市居民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发放保障金1843万元;有17068名农村居民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发放保障款物159万元。发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1726.6 万元。征缴基本养老保险金2.32亿元,发放2.46亿元,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达到100%。城镇医疗保险参保人员24万人,覆盖面68.6%,收缴医疗保险金1.12亿元。但必须看到这一体系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方面体系缺漏、保障不足仍然存在,另一方面,目前的保障体系还处于较低水平,滞后于同期经济的发展水平。面向乡村众多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尚未建立,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等各项福利事业均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与城乡居民的需要。
为适应生态市建设的需要,枣庄市的社会保障体系下一步的工作一是要完善,二是要提高。
(一)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
(二)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三)重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四)拓宽筹资渠道,加强社会化管理水平。
第五节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的建设在宏观上体现在要逐步影响和诱导决策行为、管理体制和社会风尚,在微观上体现在逐渐诱导人们价值取向、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的转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生态意识,规范和强化生态行为,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和管理体系。
   一、 枣庄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
    1、坚持持续发展原则
    摸索一条既保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又能保证良好的生活和环境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枣庄市生态市建设的当务之急,也是枣庄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
   2、突出地方特色原则
    枣庄市矿产、水、动植物等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文化历史悠久,景观众多,且多具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特点。枣庄市生态文明的建设一定要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明。
    3、以点带面,全面建设原则
    由于枣庄市各区县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步调上应当有所区别。峄城生态示范区和新城区(包括市中区和薛城区)由于具备较好的基础条件,起点较高,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应当走在其他区县的前面,即在下面提到的三个阶段的每一步,均超额完成各阶段的指标,提前进入下一阶段的工作。
    二、 枣庄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步骤
    1、总体目标
    促进枣庄市自然与人文生态传统与现代文明的融合,诱导民众的价值取向、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的转型,增强科学决策能力,培育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促进全社会从无限的物资现代化追求向天人关系的现代化转变,塑造一类全新的生态企业、生态社区、生态景观和具备生态理念民众。
2、枣庄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步骤
枣庄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分为三步走:
第一阶段(2004-2007年):基本完成生态市建设的体制改革工作,生态合理的科学机制和综合管理机制初步形成。完成枣庄市生态市建设各方面资源的普查和规划工作,典型社区生态文明示范效果显著,规模企业ISO14000认证率达到30%以上,无公害食品比例达到20%以上,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各级学校初步普及有关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知识教育。全部公务员和企业管理人员每人至少接受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知识和技能培训1次。社区生态文化初步形成,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尚明显改观。
第二阶段(2008-2013年):生态城市运行机制不断完善,生态合理的决策机制和综合管理机制基本形成并运转良好,传统生态文化得到良好保护和发展,整个城市的生态文明初步形成。各级学校中全面普及有关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教育,培养一批生态建设专业人才。社区生态文化基本形成,规模企业ISO14000认证率达到70%以上,无公害食品比例达到50%以上,社会保障体系完成。全部公务员和企业职工每人至少接受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知识和技能培训1次。
第三阶段(2014-2018年):生态城市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生态合理的决策机制和综合管理机制全面形成并深入到全市乡镇村及工矿企业。在全社会全面普及有关生态环境的知识教育,培养一批生态文化建设的高级人才队伍。城市生态文化全面完成,规模企业ISO14000认证率达到90%以上,无公害食品比例达到70%以上。整个城市生态文明发达、民风淳朴、社会和谐,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以上。生态文明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三)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
1、加强生态教育,培养生态意识
(1) 在全市各种学校增加生态环境知识教育。
(2) 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
(3) 开展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活动。
(4) 加强管理决策者培训。
2、规范和强化生态行为
(1) 良好的生态行为是生态文明的表现形式  要教育和引导居民改变不适合环保要求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推行绿色消费,选用清洁能源,配合做好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等。
(2)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生态保护不单纯是政府的事,而是社会各界和全体市民的共同事业。公众参与的程度和主动性代表着当地生态文明的发展水平。
3、强化社会监督机制
首先,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重大决策行动实行听证会制度,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其次,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制度,并将有关的结果能够迅速地通达到人民群众,实现信息的双向交流;再次,健全群众监督举报制度。
4、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
新闻媒介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是落实广大人民群众关于生态市建设知情权的一个重要方面。
5、建设生态文明的物质技术基础
生态文明的物质技术基础是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包括:主体部门(生态农业)、基础部门(生态工业)、支撑部门(生态信息业)与应用部门(生态服务业)。各部门综合协调发展的最终体现就是生态示范区建设。枣庄市在搞好峄城区国家生态示范区试点的基础上,应尽快启动其他区、市的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6、生态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建设
通过法制的、行政的、经济的、技术的手段,切实加强枣庄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整治和保护,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把枣庄市建设成为文化氛围浓厚、地方特色鲜明、景观环境优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经济高效、环境和谐、社会文明的新型生态城市。
7、完善生态管理体系和制定地方环境政策体系
应积极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并把其中的先进管理模式引入到生态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同时,在执行国家和山东省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枣庄市实际情况进一步制定地方环境政策体系,运用法律法规来规范生态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发展以及消费等活动。
第六章  生态市建设的重点项目

生态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根据生态市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建设步骤,2003~2013年规划投资614.97亿元,实施水资源配置、清洁能源、国土绿化、污染防治、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与建设、生态农业、监管能力建设等“九大工程”。
一、水资源配置
(一)调水工程
重点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东线枣庄段工程,确保贯穿工程按时建成通水,实现长江水、当地水的联合调度。实施新城区调水工程。至2013年,全市计划投资7亿元。
(二)开源工程
一是拦蓄工程。开工建设一批山丘区供水水库、新建部分平原水库、新建和续建地下水库和8处河道拦蓄工程。二是平原水库工程。建设大中型病险水库加固工程,完成60%以上的小型险库除险任务。三是微咸水开发利用工程,用于灌溉耐碱作物及作为一般生活用水。四是集雨工程。山区和半山区建设小型水库塘坝、水池、水窖3000处。2005~2013年,全市计划投资20亿元。
(三)节水工程
一是农业节水改造工程。重点实施胜利渠、岩马水库、潘庄、马河水库、石咀子水库、户主水库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项目。二是节水示范工程。将五区一市全部建成节水示范区(市)。三是污水资源化工程。搞好污水处理和回用水工程建设。四是城市节水改造工程。选择造纸、化工、纺织、电力四个行业进行节水改造。加快城市管网改造步伐。在五区一市城镇居民中,普及新型节水器具;选择4-6个居民小区进行中水回用试点。2005~2013年,全市计划投资3.9亿元。
(四)防洪工程
建设城市防洪工程,城市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新增除涝面积10万亩。到2007年,全市计划投资2.2亿元。
(五)水资源保护
在调水、开源、节水的同时,要注重水资源的保护,重点保护地下水。一是要对南水北调调水沿线水域实行重点保护;二是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保证饮水安全;三是逐步提高行业污水达标排放标准,减少污水排放总量,加大污水回用力度,鼓励优先使用回用水;四是依法划定地下水的禁采区与限采区,加强对开采地下水的管理,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要逐步实现地下水的采补动态平衡。2005~2013年全市计划投资1.8亿元。
二、清洁能源工程
(一)甲醇项目
在焦化厂分布集中地区,以自主技术为主,适当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以焦炉煤气为原料,建设60万t/a大型甲醇装置,作为车用燃料部分替代汽油。项目2008年建成,共计划投资40亿元。
(二)二甲醚项目
在规模上,第一期为年产二甲醚40万吨,结合热电联产建设,建设一台5千瓦的燃气机组、两台2.5千瓦的蒸汽机组,并预留发展余地,市场扩大后可发展到年产100万吨;在技术上,气化方面发挥地方优势,使用鲁化千吨级新型气化炉,燃气机组靠南京中美合资企业供应,合成二甲醚的设备和技术,从美国或者日本引进。通过相应的催化剂,在浆态反应器中直接由合成气转化成二甲醚;项目2008年建成,计划投资25亿元。
(三)中外合资煤制油项目
采用我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气化炉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和南非SASOL合成技术相结合,投资140亿元人民币,进行合成柴油和汽油的生产。装置生产能力为40万吨柴油/年、160万吨汽油/年。三废排放达到国家有关规定。项目2013年建成,计划投资140亿元。
三、国土绿化
(一)封山育林工程
荒山疏林地面积1000亩以下的乡镇,要在2年内完成造林补植;3000亩以下的乡镇要在2007年前完成;3000亩以上的乡镇要在2010年前完成;力争全市荒山在2010年前基本完成造林绿化任务;加强封山护林队伍建设。2005~2010年,全市计划总投资1.5亿元。
(二)退耕还林工程
20-25°的坡耕地要在2007年前全部退耕还果;25°以上的坡耕地要在2010年前逐步退还生态公益林;对20°以下坡耕地鼓励退耕还林还果。2004~2010年,全市计划投资0.32亿元。
(三)高标准农田林网化工程
在平原农区,以路、沟、渠堤植树为依托,建立网格不大于20公顷的农田林网;到2007年全市农田林网化面积达到200万亩,宜林网农田全部实现林网化,为平原农区生产建立起安全的生态屏障。2005~2010年,全市计划投资1.2亿元。
(四)城市大环境绿化工程
到2007年,市、区(市)、乡镇驻地及60%以上的村庄的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5%以上,同时要建设宽度100米以上的环城、环镇林带和宽度50米以上的围村林,市、区(市)驻地分别建成1000亩、500亩以上的森林公园或植物园,使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07年基本完成造林绿化任务;2008~2013年继续补充、完善、加大绿化工程建设。全市计划总投资2亿元。
(五)水源涵养林工程
在岩马、马河、周村、微山湖、京杭运河、峄城沙河等大中型水库及河流周围营造水源涵养林或用材防护林。2005年~2013年,全市计划投资5亿元。
(七)速生丰产林工程
结合绿色通道工程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平原及沿湖沿运地区大搞速生丰产林开发。2004~2010年,全市计划投资0.6亿元。
四、污染防治
(一)水污染物控制
完成国家淮河流域“十五”计划规定的污染治理任务;完成南水北调枣庄段水污染防治工程任务,基本解决调水沿线水污染问题;实施小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全面推进流域污染防治和生态恢复。到2008年,全市计划总投资13亿元(包括7条河流截污导流工程5.99亿元)。
(二)大气污染控制
实施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工程。控制大气污染,2000年以后批准建设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燃煤电厂,在5~7年内建成脱硫设施;2000年前批准建设的燃煤机组,二氧化硫排放超过标准的,也要分期分批建设脱硫设施,二是在线监测工程。所有的燃煤电厂必须配置二氧化硫在线监测装置。三是工业粉尘控制工程。重点解决水泥厂的粉尘治理。四是清洁燃料推广工程。2004~2010年,全市计划投资10亿元。
(三)危险废物控制
完成城市医疗垃圾处理中心建设工程,对城市医疗废物进行有效控制;加强放射性废物管理;建设区域性的危险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品、废电池和荧光灯管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中心。2005~2013年,全市计划投资5亿元。
(四)农业面源污染控制
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工程,逐步减轻农药、化肥污染,实施畜禽养殖废物资源化和秸秆综合利用工程(包括沼气池建设),有效控制农业残留物污染。2004~2010年,全市计划总投资1亿元。
五、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
(一)工业结构调整
实施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工程,膨胀煤电化工一个主导,深化煤炭、建材、纺织、机械电子、造纸、农副产品加工六大支柱,拉长煤及煤化工和精细化工、机电系列、纺织系统、造纸和纸制品、农副产品六大产业链。加快发展精细化工、机电一体化、电子及通信、生物工程、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
加快骨干矿井建设步伐,集中资金,新建大兴煤矿、金庄煤矿、台儿庄区涧头煤矿等4处高产高效矿井,改扩建市中区留庄煤矿、台儿庄区王晁煤矿,嫁接改造泉上、丰源、休城、王晁等企业,形成规模效益;以鲁化、枣庄化肥厂等为调整重点,控制氮肥产量,发展高效多元复合肥,加快鲁南化工基地建设;发展壮大台儿庄王晁煤电集团、滕州煤矸石热电厂等煤电联产企业,形成煤电热互保、共同发展格局。在全市大型工业企业中,推广利用兖矿鲁南化肥厂研制成功的新型水煤浆气化炉,综合利用电厂或新建自备电厂使煤就地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电能。近期加快建设滕州新源热电公司27万千瓦热电项目,推进滕州240万千瓦电厂的筹建工作。
抓好台儿庄水泥公司、峄城水泥厂等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环保设施建设。进行市联兴有限公司、滕州平板玻璃总厂等企业的玻璃制品生产线扩建,并在现有情况下,积极进行新型建材生产基地建设。
抓好华闻纸业有限公司制浆中心和新闻纸、华众纸业有限公司牛皮纸、华润纸业有限公司石膏护面纸和液体包装纸、万通集团公司涂布白板纸项目的改建。
以山东鲁南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鲁南电缆厂、台儿庄区造船厂、枣庄TCL高频磁性材料有限公司、山东梨树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尽快实现机电行业技术开发的产业化,重点发展全功能数控机床、汽车维修监测系列设备,分马力电动机和电动工具,光纤、光缆,1000~2000吨以内机动船舶等。
扩大青岛(薛城、滕州)啤酒有限公司啤酒生产能力,抓好十里泉酒业等公司的蛋白酶等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建设。
2004~2013年,全市计划总投资25亿元。
(二)循环经济试点示范
选择部分企业进行循环经济型企业试点示范。在煤炭、建材、电力、轻工、化工等5个行业,建设10个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扶持20个规模较大、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培育循环经济骨干企业。在枣庄经济技术开发区、鲁南高科技化工园、滕州民营科技企业园、枣庄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进行循环经济园区示范。2005~2013年,全市计划投资200亿元。
(三)清洁生产
在全市工业企业全面开展清洁生产,50%的重点污染企业和大中型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积极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筛选、开发和推广一批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建设一批清洁生产培训基地。2005~2013年,全市计划投资10亿元。
(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初步建立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系统。制定相关标准和费用负担办法,规范废旧物资回收和报废汽车回收市场,建立回收、加工、利用一体化的网络体系。采用市场化运作和依法监管相结合的办法,搞好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和综合利用。2005~2013年,全市计划投资7亿元。
(五)环保产业
组织实施环保产业大企业战略,抓好环保产业建设,建设大型环保产业园,组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竞争能力强的环保骨干企业(集团),加快环保技术和设备的国产化进程,并进一步向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方向发展。2005~2013年,全市计划投资10亿元。
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一)城市污水处理
合理布局和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提高全市污水处理能力。到2007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3.5万立方米/日,新增污水回用能力5万立方米/日。到2008年,污水处理能力将新增4万立方米/日,污水回用能力将进一步增加2万立方米/日。到2010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万立方米/日。2005~2010年,全市计划投资4.5亿元。
(二)城市垃圾处理
继续推行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处置工作,科学规划设计并组织建设一批城市垃圾处理厂。到2007年,全市新增处理能力约1000吨/日,有效控制和解决垃圾围城和污染问题。2005~2010年,全市计划投资3亿元。
(三)城市集中供热
在全市建设一批城市热电厂,完善供热相应的基础设施,增加供热能力,以扩大集中供热面积和范围。到2007年,新增供热能力380.9兆瓦,2013年继续增加供热能力127兆瓦。2007~2013年,全市计划投资1.5亿元。
(四)城市燃气
建设城市燃气供应设施和配套工程,推广使用液化石油气、煤气等气体热源,积极推进餐饮、娱乐服务业煤改气等工作。到2007年,新增燃气用户30万户,2013年前,继续新增20万户。2007~2013年,全市计划投资1.2亿元。
七、生态保护与建设
(一)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建设
完善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建设。根据生态功能区划,建设一批不同类型和保护级别的生态功能保护区;升级一批国家级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风景名胜区,使受保护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10%。基本建成14个自然保护区,国家级与省级湿地保护区各1个。到2013年,全市计划投资约4.4亿元。
(二)土地整治开发与复垦
搞好丘陵地的小流域治理和土地整理及涝洼地改造;开展城乡结合部、重点中心镇及后备发展条件地区的村镇土地整理,通过村庄土地整理2300公顷,提供各类建设用地715公顷,改造中低产田18.20万公顷,增加有效耕地9100公顷;复垦治理塌陷区6000公顷,工矿废弃地治理面积为1260公顷;开发林地18000公顷,园地1000公顷,耕地2350公顷,滩涂1000公顷。2004~2013年,计划投资48.35亿元。
(三)矿山生态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
加快老矿区地面塌陷综合整治与复垦工作,逐步解决老矿区地面塌陷问题。按照“谁开采,谁复垦”的原则,对新产生的矿区地面塌陷及时进行复垦。加大对著名风景名胜区、主要交通沿线两侧的露天采场、采坑的恢复治理。对城市周边、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侧可视范围内已破坏山体进行生态修复。2004~2013年,计划投资1亿元。
(四)水土保持
全市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15平方公里,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逐步建立起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和水土流失监测网络,各类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建设,同时竣工验收。做到水土保持与开发建设协调发展,防止造成人为水土流失,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有明显改观。完成鲁南矿区省级监督区的设立工作。2005~2013年,全市计划投资6.1亿元。
八、生态农业
(一)精准农业工程
加快建立以旱作节水技术、农业技术、暖棚技术为主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实施培肥工程,加强农业资源与环境的保护。重点加快品种改良和引进步伐,推广先进适用的新品种,发展出口创汇型农业,争创具有枣庄特色的绿色名牌产品。重点开发特种粮、豆、蔬菜、水果(果酱)、食用菌、干鲜果、肉、蛋、奶等优质名牌产品。2004~2018年,全市计划投资1.5亿元。
(二)农业产业化工程
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龙头企业加工技术能力,以粮食、果蔬、肉、蛋、奶食品深加工为重点,加快培植龙头型企业步伐,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和出口创汇型农业,鼓励龙头企业按标准化组织生产经营,多创名牌。2004~2018年,全市计划投资3.8亿元。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工程
充分利用枣庄市特有的生态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出口创汇型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不断扩大规模,建立以生态农业环境为基础的绿色食品物质、技术支撑体系;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扩大绿色食品需求;科学使用农药、化肥,杜绝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不断扩大有机肥、生物肥、沼肥的使用量,把消除面源污染、培肥地力、病虫害生物防治、农产品质量监测、“四位一体”能源工程等,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工程的主要内容去抓,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标准完善、管理规范的有机和绿色食品产业体系。2004~2013年,全市计划投资1.0亿元。
(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
以村庄和农户为单元,以能源建设为切入点,以改变农民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为目标,把农户住宅、厨房、厕所、畜舍、沼气池、种植、加工等结合起来,促进农户生产与生活、农田与庭院的紧密联系和良性循环。通过推广家用沼气池、安装太阳能热水器、风力发电、建设小区沼气工程和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建太阳房等,形成“四位一体”生态能源经济模式,“猪(兔、鸡等)—沼—果(菜)”生态农业模式等,以期达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2004~2013年,全市计划投资3.5亿元。
(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程
发展饲料玉米、牧草等作物,推广青贮、生物饲料技术,大力发展畜牧业,使种植业二元结构变成三元结构。实行秸秆直接还田、过腹进池还田,大积大造土杂肥,努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推广应用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等。在有条件的村建设秸秆气化站,实现集中供气。通过上述综合措施,不断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2004~2010年,全市计划投资0.2亿元。
(六)生态农业旅游工程
以峄城区万亩石榴园、山亭区洪门葡萄等为依托,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以山亭区抱犊崮、熊耳山大裂谷为依托,重点发展森林旅游和观光旅游。以微山湖、运河等为依托,开展观荷、湿地观光旅游。以市、区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依托,发展农业科技观光旅游。2004~2018年,全市计划投资1.7亿元。
九、监管能力建设
(一)监管能力和信息网络建设
建设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及湿地资源监视、监测网络。建立全市机动车尾气工况监测网。完善覆盖全市的水质自动监控网络、城市空气自动监控网络和污染事故快速反应系统。建设优质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监测网络。建立公共卫生监控网络。2004~2010年,全市计划投资0.8亿元。
(二)重点实验室
结合生态市建设的技术和人才需求,加快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科技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到2010年前,建成一批不同级别的重点实验室。2004~2010年,全市计划投资0.5亿元。
(三)区域生态敏感性评价和生态监测
对全市生态敏感区开展不同水平的生态监测与评价,建立市级的生态监测网络,建立生态环境空间信息系统,对全市敏感区域生态系统进行动态监控。2004~2010年,全市计划投资0.2亿元。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建设
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进行生物多样性编目,建立数据库,编制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生物名录,制定保护对策,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2004~2010年,全市计划投资0.2亿元。

第七章  主要保障措施

第一节  组织保障

一、强化对生态市建设的组织领导
生态市建设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枣庄市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和循环经济建设领导小组,建立生态市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全面加强对生态市建设工作的统一领导与协调;各市、区也应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将生态市的建设任务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把生态市建设的成效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工作业绩的主要内容。
二、建立健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
把生态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与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中,将生态市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在制定五年计划、年度计划、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布局、区域开发计划时,都要充分考虑生态市建设的规划目标要求。
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体制创新
结合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体制。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作用的同时,强化政府在生态市建设方面的综合协调能力,建立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切实解决地方保护、部门职能交叉造成的政出多门、责任不落实、执法不统一等问题。
第二节  法制保障
一、完善生态市建设的法规体系
对国家已颁布的各项生态、环境、资源的法律和法规,要认真宣传、严格落实。制定有关生态市建设的政府规章。不断提高各级政府领导和广大群众的法制观念,保证生态市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
二、充分发挥各级人大和政协组织的监督作用
三、完善政府内部的行政监察制度

第三节   政策保障

一、制定并实施有利于生态市建设的经济政策
逐步建立生态理念指导下的价格体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引导社会生产力要素向有利于生态市建设的方向流动。编制并发布鼓励生态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优先项目目录,并对这类项目提供优惠政策。运用消费政策引导社会消费倾向。
二、加大生态市建设的财政投入
编制生态市建设重点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将生态环境建设重点项目优先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足额安排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的环境污染治理资金。加大对林、草、土地、水资源建设及环境保护与监测等项目的投资力度。调整财政投入结构和投入方式,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引导作用,采取建立政府引导资金、政府投资的股权收益适度让利、财政贴息、投资补助和安排前期经费等手段,使社会资本对生态建设投入能取得合理回报,推动生态建设和环保项目的社会化运作。
三、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国内外企业、社会和民间资金投入生态市建设。改革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投资、建设和运营体制。加强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管理,利用价格杠杆,激活治污市场,建立环境有偿使用制度。2004年全市平均污水处理征收标准提高到0.8元/立方米,其中居民生活、行政事业用水0.7元/立方米,工业用水0.8元/立方米,经营服务及其他用水0.9元/立方米。全面建立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以垃圾收集、清运和无害化处理的全部成本为依据核定收费标准。逐步在2005年前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征收标准提高到保本微利水平。把污水处理费调整到有微利可图的档次,激活污水处理厂与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的建设和运营市场,保证建设资金来源。此外,各级财政部门可采用贴息等方式,鼓励非国有资金进行承包、租赁、购买“四荒”发展生态产业。
四、建立健全资源与环境补偿机制
按“资源有偿使用”原则,完善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机制,对重要自然资源征收资源开发补偿费。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对所征收的资源与环境补偿费用,集中管理并真正用于生态环境建设中。同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发挥财政资金在生态补偿中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实行生态公益工程财政补助政策;设立环境整治与保护专项资金,支持重点环境整治与保护项目;积极推行资源有偿使用,全面征收资源补偿费、水资源费,建立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严格实行排污收费制度;实行异地开发,探索区域间生态补偿的有效途径,在环保基础设施较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设立市、区的经济补偿开发用地,并给予政策扶持,转入部分污染企业。
五、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建立并推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国民经济的发展能不断地对生态环境与资源进行必要补偿,引导人们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逐步转到注重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上来。

第四节  科技保障

一、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提高技术储备能力
围绕生态市建设的重点领域,加快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科技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山东省清洁工艺技术、清洁能源开发、清洁产品开发、生态工业、生态工程与技术、循环经济等重点实验室,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实现高技术产品“生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规划一代”的目标。建成一批清洁工艺技术、生态工业、循环经济、环境保护、生态安全培训基地。建成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基础学科研究基地。
二、努力开发与引进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
组织实施“枣庄市可持续发展科技示范工程”,加强生态市建设的重大战略软科学研究,为生态市建设提供科技示范和支撑。围绕清洁生产、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废物资源化、生态安全和小城镇建设,开展科技攻关,组织科技示范,强化相关技术推广。对那些技术含量高、有可能形成产业化的项目和技术,予以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
三、培养生态市建设的人才队伍
全市各级政府应注意实施科教兴枣战略,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素质教育,促进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积极培养适应生态市建设的各类人才,同时也要吸引急需的国内外人才加入到生态市的建设中来。还要特别注意培养与引进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建立高水平的企业家队伍。

第五节  社会保障

一、加强生态市建设的宣传教育
生态市的建设目前还在探索中,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将与循环经济和生态市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法律常识纳入宣传教育计划,充分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教育,及时报道和表扬先进典型,公开揭露和批评违法违规行为。重视生态市建设的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组织编写大、中、小学生的相关教材和面向社会各层次的科普读物。建立生态环境教育中心,开展公益活动,进行多种形式的生态环境教育,大力培养绿色证书人才。在各级党校、干校教育中,设置循环经济相关课程,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企业管理人员的环境资源意识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能力。
二、建立社会公众参与机制
扩大公民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鼓励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和公民积极参与生态市建设,对在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各级环保部门要组织专家和公民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实行生态环境保护有奖举报制度。加强环保法律、政策和技术咨询服务,扩大和保护社会公众享有的环境权益。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循环经济政策研究和技术推广,协助政府开展社会宣传,组织社区群众和志愿者参与垃圾分类、废旧物资回收等社会公益活动,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建立生态市监督体系,强化社会监督机制,实现信息的双向交流。
三、加强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金融、科研机构等在循环经济和生态建设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和生态建设的成功经验,并把利用外资与循环经济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外资进行高新技术、污染防治、节约能源和原材料以及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投资,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

第六节  监管能力保障

一、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决策管理信息中心
在制定涉及生态市建设的重大政策和规划,确定重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等方面,充分发挥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作用。设立生态市建设的决策管理信息中心,全面系统地收集分析生态市建设的信息和国内外发展动态,为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
二、建立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等技术,进一步摸清生态环境基础情况;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提高环境污染监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整合环保、农业、土地、林业、水利等行业的监测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建立生态市重点工程的环境监理制度。
三、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预警系统和快速反应体系
强化灾害性天气以及生物安全、农林畜牧渔业病虫害、环境污染事故等的预报,增加预警和防范准备时间;加强工程防险除险、地质灾害、地震等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健全生态建设的快速反应体系,避免和减少各类灾害造成的损失。
四、建立生态市建设信息交流机制
生态市建设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政府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需要依托“数字山东”的建设,建立生态市建设的信息交换中心和平台,实现政府各部门信息资源的共享,鼓励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
第八章  生态市建设效益分析

    通过生态市建设,枣庄市的生态环境将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生态型农业基地建设及加工业,生态旅游业将初具规模,城市生态功能更加健康,生态型工业链网逐步形成;将有效的拉动地方经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形成高度统一。
    一、全面提升枣庄市生态环境质量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主要反映在资源节约与污染物削减总量以及环境质量指标的改善上。
    (一)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削减
在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以及生态环境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枣庄市的产业结构和资源利用方式将进行调整,大大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企业污染物排放将会得到有效控制。企业环境目标、经济目标的一致性和环境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将确保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大大减少,从而为环境质量的改善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环境质量指标有效改善
规划实施后,生态市建设指标中的环境保护指标将得到明显改善。如2002年,枣庄市森林覆盖率、地下水超采区治理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饮用水源地下水质达标率、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指标,分别为26.5%、40%、30.04%、98%、79.03%、7.34m2/人,而到2007年则预计达到28%、35%、38.5%、100%、85%、9m2/人,至2018年,则枣庄市环境保护指标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基本满足生态市建设指标要求。
(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建设与自然和谐的人居体系
规划进一步明确了生态市的建设将依托城市外围的自然生态保障体系,以水系、道路绿化脉络为联结和以街头、小区、单位绿地为补充的点、线、面相结合,生态、美化、娱乐功能兼顾、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城市生态体系。并通过城区绿地系统和生态型社区的建设,结合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与区域循环型社会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方案,逐步形成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居住环境,并塑造全新的生态企业、生态社区、生态景观,使枣庄市的城市特色得到彰显。
(四)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成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有力支撑
通过全面发展生态农业,抓好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和生态农业网络体系建设,农作物污染及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将得到防止和控制,区域粮食安全将得以保障。通过积极推动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和生态村镇建设相互促进,农业生态环境条件不断得到改善,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农业生态系统抗灾能力、农药化肥施用强度等生态市建设指标将如期实现。并将成为枣庄城市生态系统安全、健康、高效、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五)形成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规划通过生态功能分区,明确了整个枣庄市域不同生态敏感性和适宜性的区域相对应的生态环境服务和利用功能,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内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不同,生态敏感性的差异和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以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目的,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措施。本规划方案及相应的保护措施实施后,不仅会使枣庄市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防治、水源保护等生态市建设各相关指标得以完成,还为野生动值物提供了更广阔、更通畅的生存活动空间,在改善城市面貌、发展城市经济、为城市居民的休憩提供优美充足的场所、提高自然生态体系旅游、休闲服务价值的同时,使城市中原本受到破坏的自然系统得以恢复,促进区域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生境多样性的显著提高。
二、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
可持续发展要求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代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一个良好的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态环境。因此,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维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一)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生态均衡发展
通过应用生态系统原理和循环经济理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枣庄市现有产业优势和区位条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不仅有助于减少单位GDP资源消耗量和产污量,而且有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结构和布局的调整不仅使枣庄经济发展走向良性循环,经济实力稳步提高,而且资源使用效率提高,排污强度降低,对生态环境将产生有利影响。
(二)加大污染治理投资、带动经济增长
研究表明,污染治理投资扩大了内需,为污染治理设施的发展创造了空间,增加了治理污染的能力,为改善环境质量提供了条件,因而满足了相应的环境质量要求。同时,也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了利税,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拉动了经济的发展。2000年中国污染治理投资占GDP1.19%,对GDP的贡献率为1.70%。由于枣庄生态市建设不仅包括污染治理,而且还有生态建设等,因此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会更大,对GDP的贡献率将超过2%。
(三)改善当地投资环境,提高综合竞争力
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企业享受“国民”待遇,财政和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将会减少,优惠的政策、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质量的服务只是良好投资环境的必要组成部分而非全部,环境质量逐渐成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考虑的因素之一。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助于改善当地投资环境,提高枣庄的综合竞争力。
三、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公众生态意识,规范和强化公众生态行为以及对物态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将会进一步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
(一)提升生态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通过加强生态教育,培养公众生态意识,促使公众逐步形成更加符合生态理念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树立起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二)规范、强化生态行为,形成公众参与机制
通过教育和引导居民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约束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将使人们逐步改变不适合环保要求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积极推行生态行为。
通过制定公众参与的保障措施、鼓励政策,将使人民逐步形成对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监督、生产、资源开发与维护、科学研究等各个环节的普遍关注与积极参与,提高公众在自然资源、开发项目决策方面的参与主动性。
(三)继承发展物态文化,形成新型生态城市
通过城市生态文明以及对不同类型生态社区和环境优美乡镇的环境和文化建设,将加速城市复合生态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综合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培育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实现城市决策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和生态化;有效推动枣庄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有机地结合;切实加强枣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景观的整治和保护,形成完善的“以人为本”的社会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逐步实现把枣庄建设成为历史文脉得以尊重、文化氛围浓厚、地方特色鲜明、景观环境优美、服务体系完善、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经济高效、环境和谐、社会文明的新型生态市。
 

上一篇:莱芜市生态规划
下一篇:青岛生态市建设规划(摘要)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9-2013山东省生态学会
鲁ICP备19051632号  技术支持:邦诺网络(bonpro.net)